北京大學學測分數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免費下載的地點或者是各式教學

北京大學學測分數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林明進寫的 起步走笨作文:進階技巧篇(全新增訂版) 和林明進的 起步走笨作文:基礎訓練篇(全新增訂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台青掀赴陸求學熱潮- D3 溝通平台- 20180802 - 旺報也說明:隨著申請人數的暴增,大陸名牌高校招收台生的最低錄取分數線也創下新高。幾年前,台高中畢業生以「學測」成績申請北大、復旦等大陸名校需要拿到65級分左右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天下文化 和天下文化所出版 。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 陳斐娟、楊國柱所指導 吳金奇的 臺灣喪禮服務乙級技術士證職場效益之研究 (2020),提出北京大學學測分數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喪禮服務乙級技術士證、喪禮服務、職場效益。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宋曜廷所指導 李奕璇的 摘要能力量尺之建置及摘要自動化批改系統之建置與效能評估 (2020),提出因為有 摘要、自動化摘要、自動化批改、試題反應理論、段落向量、潛在語意分析、變換器之雙向編碼器的重點而找出了 北京大學學測分數的解答。

最後網站2019年祖國大陸普通高校免試招收台灣考生_大圖 - 31條則補充:2參加台灣地區大學入學考試學科能力測試(簡稱學測),語文、數學、英文考試科目中任何一 ... 北方工業大學 北京化工大學 北京服裝學院 北京郵電大學.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北京大學學測分數,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起步走笨作文:進階技巧篇(全新增訂版)

為了解決北京大學學測分數的問題,作者林明進 這樣論述:

2021全新暢銷增訂版 新增多篇林明進老師親自撰寫之優美範文 學習作文更有效!   從小三寫到高三,為何寫了十年卻寫不好作文?   建中名師林明進獨創笨作文,讓小學生、國中生、高中生一次學好作文   以最正統的學習原理,打好作文基本功   一看就懂、一學就會,從此克服寫作障礙   親子共學 × 學生自學 × 作文教學 × 扎實有效   作文課、會考、國寫、國考、職場Email、商品文案、小編發文……   寫作力,就是人生競爭力!   《起步走笨作文》是針對想教好作文、想學好作文的人而設計的基礎教材,不限年齡對象,誰都可以學好作文,滿載而歸。──林明進            

              ■作文常見迷思   1.黑板上出個題目讓學生馬上寫,就是最好的作文訓練?   2.多背誦名言佳句,就能提高文章的可讀性?   3.多背誦佳作範文,就會愈寫愈好?   4.一定要分成四段、一定要「起承轉合」,才會拿高分?   5.一定要上補習班才學得好作文?   6.作文寫得好,關鍵在於「創意」?   7.靈感、創意可遇不可求,只能碰運氣?   ■作文教學常見病灶   1.「鑑別寫作力」和「培養寫作力」大不相同,卻時常在教學現場混為一談。   2.沒有真正落實作文教學、沒有抓準培養寫作力的竅門,導致學生寫了十年,基礎作文卻是空的。   3.書法教育有完整的歷程,由

簡而繁,一筆一筆打底;我們的作文教育欠缺的就是學習的完整歷程,沒有照規矩一步一步來,最後造成多數人寫得不理想,甚至一輩子害怕作文。   4.學生看完題目,矇著就寫,埋頭苦幹,這就是我們共同的作文人生。   所以,作文不是每況愈下,是從來就沒有打過底;作文程度不是愈來愈低落,是從來沒有卓越過。   5.甲乙丙丁或ABCD的等第,應該是作文教學檢討的開始,同時也是師生互動的依據,卻成為現行作文教學的「手段」。   6.作文變得「標準化」、「答案化」,千篇一律、一律千篇,落入僵化的寫作窠臼。   7.先教「創意」,不教「基礎寫作」,讓學生第一次上投手丘就要他馬上成為王建民。   8.教作文是學校的事

、是老師的事,家長把教作文的責任都推到老師身上。   ■笨作文這樣寫   1.老師、父母照著笨作文的步驟,一步一步教;自學者用心體會基本技法,一步一步學;從扎根開始,才能收穫一輩子的真功夫。   2.讓每個學生的作文生命「活著」,比寫得好重要。依程度給出適量字數練習,只能寫一句的,就不要馬上叫他寫出一篇。   3.文章有文心,人人從心出發,寫自己想寫的,寫自己要寫的,而不是錯把作文當數理科目看待,永遠只會背佳句、套公式。   4.作文課總在打分數,學生還不懂怎麼寫,就先被評鑑寫得好不好,對作文的興趣和信心都被打壞了。寫作應貴在「養」,準備好了再寫,翅膀硬了再飛。   5.靈感創意並不是從天而

降,而是基礎寫作力的一部分。作文基本功才是培養創意的基礎。   6.文章還不成氣候時,「真」是一條路。寫作想要成功,從簡單開始、從真開始。   ▎5大文體寫作技巧.透析作文祕訣 ▎   描寫文技巧──想要寫好描寫文,首先鍛鍊觀察力。除了觀察人或物本身,還要觀察主角與周圍環境的關係。   記敘文技巧──充分變化敘述視角,採順敘、倒敘、插敘等技法,避免變成流水帳。   抒情文技巧──在抒情文中適當運用描寫、記敘、說明、議論,文章才有靈魂,避免無病呻吟。   說明文技巧──說明文具有很強的科學性,適度引用精確數據或事例,可提高說服力。   議論文技巧──議論文的結構就是「順藤摸瓜」;抓住了「藤」(

邏輯推理關係),就能順勢摘到「瓜」(結論)。   ▎精準拆解、循序漸進,自然而然學好作文 ▎   學習主題──定義學習目標,培養寫作力竅門   寫作要訣──重要主題訓練,落實寫作基本功   重點提示──條列注意事項,避開初學者盲點   表現技法──拆解寫作方法,靈活運用作文力   結語──統合全篇要點,提煉技法精華   寫作起步走──規劃多元題型,拓展學習面向   參考習作──精選百篇範文,觀摩優美佳作   ▎跟著笨作文名師起步走 ▎   ‧片段寫作──拆解作文結構,獨立分段練習   ‧主題式寫作──確實演練審題、立意、構思、選材、布局   ‧蹲馬步式的作文基本功──重新檢視寫作力,扎穩語

文、文學表達的根基   ‧作文人人可寫,創意各有不同──從基本功打磨,不要仰賴曇花一現的靈感   ‧水果理論:從零開始──初學寫作不假外求,從內心找「真」,便能動人   ‧醬油理論:完整醞釀的過程──寫作無法速成,沉澱思考才是唯一「捷徑」   ‧駕訓班理論:分項練習,最後統整──精練各項寫作環節,進行統整收攏文意   ‧以「一個字」開始──以單字為起點,練習延伸字義   ‧從「一個詞」開始──以字詞來進階,擴大書寫觀點   ‧以「一句話」開始──用句子進行鋪陳,拓展寫作圈   ‧從「一個修辭」開始──用修辭連綴意念,進行概念串寫   ‧以「照樣造短文」開始──用短文營造筆觸,統合人事物   ‧

從「完整篇章」開始:文章仿寫──錘鍊文氣,從名家創作找氣韻   ‧以電影開始作文教學──善用影劇文本,臨摹優秀的敘事手法 本書特色   1.最經典、最扎實、最完整、最到位的「寫作啟蒙書」。   2.最可行、最清楚、最好教、最有效的「寫作教學書」。   3.兩岸寫作教學權威 / 建中資深名師 /「笨作文」創發者──林明進代表作。

臺灣喪禮服務乙級技術士證職場效益之研究

為了解決北京大學學測分數的問題,作者吳金奇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喪禮服務乙級技術士證職場效益之研究。因此,研究目的為:(一)瞭解殯葬禮儀從業者,對取得乙級技術士證後,專業知識的提升及助益情形;(二)瞭解殯葬禮儀從業者,對取得乙級技術士證後,專業技能職場實務運用情形;(三)瞭解殯葬禮儀從業者,對取得乙級技術士證後,在職業市場上效益影響的看法。至於,研究採取質性研究取向,以「深度訪談法」為主,作為蒐集研究資料之方法,並以立意選取任職公司大、小規模之參與研究者共25位,研究對象分為喪禮服務人員13位、殯葬服務主管12位兩類受訪者。最後,以主題分析法將訪談文本,以系統性歸納分析整體後,以提出本研究結果與建議。對此,本研究結論如下:一、學科尚能提

升及有助實務應用的有「宗教服務」、「初終至入斂」、「殯葬服務禮俗」、「社交禮儀」與「服務倫理」、「殯葬法規」、「後續關懷」等專業知識。二、學科未能提升及未有助於實務應用的有「臨終關懷」、「悲傷輔導」等知識,前項在臨終階段,因無法觸及臨終者,所以基本僅能給予「悲傷關懷」協助。三、術科實屬有提升及有助於實務應用的是「治喪流程規劃書技能」、「定型化契約實務技能」、「撰擬殯葬訃聞技能」等技能;其次,「奠禮流程安排技能」及「靈堂布置技能」等,相較前三項專業技能,僅屬於有些微提升及助益。四、術科未能提升及未有助於實務應用的有「撰寫奠文」、「手摺國旗」、「司儀主持」,但可作為備用型技能,而此三項技能較適合作

為司儀檢定的核心職能。五、當前持有喪禮服務乙級,有助獲取職場面試機會,但非獲得工作就業之保證。六、取得喪禮服務乙級證照,較受大規模禮儀公司青睞,能獲數千元之額外加薪。七、實際乙級證照普及後更不具升遷優勢,只被視為低階基礎證照或是基本門檻。八、乙級考證訓練及費用補助,大、小公司都較無正向幫助,目前大公司較願意補助修習禮儀師專業學分費用,普遍從業者多半須自費報名考試及證照班。九、乙級證照之就業市場效應,不若禮儀師證書更具效益,就專業形象展現方面,持有乙級者並無實質幫助,在職稱尚無明定,也不像禮儀師能彰顯專業認證。十、投入大、小規模殯葬禮儀服務職場,大公司有明確工作階梯的內部升遷制度,以及完善的薪資

制度,會依據人員職級、績效給予獎金抽成;而小公司因考量人力成本,較無法落實底薪制度,多採用殯葬人力,而薪資較以論件計酬。  承上述結論,研提具體建議,以供經營管理者及相關主管機關參考,各建議臚列如下:一、應修訂《喪禮服務技能檢定規範》有關「悲傷輔導」知識應用之專精內涵,實際人員僅就喪禮服務,較能善盡悲傷撫慰與支持,僅能給予「悲傷關懷」。二、中央應針對申請經營許可資格條件修法,審視不同大、小規模經營許可申請者,應具備服務據點聘僱乙級技術士證人員張數。三、建議我國喪禮服務職類證照應採分項檢定模式,可借鏡美、中、澳分項檢定採分級方式,將乙級視為基礎門檻,才得已參加委外分項辦理單項考證職類檢定,若具備

所有證照,則會再換發特殊證照。四、考量喪葬禮儀服務範疇,實務殯葬司儀專業化需求,應委外辦理「殯葬司儀」職類檢定認證,可將摺旗、引導撰寫奠文及司儀主持皆納入核心職能。五、彰顯殯葬服務價值,應將專業融入服務過程,倡導名片印製證號,且可就職業證照級等規劃適切職稱,便於大眾就名牌識別。六、提供實質轉介及悲傷關懷服務,可開創服務連結專業諮商輔導及宗教師開發關懷app作為新的服務設計。

起步走笨作文:基礎訓練篇(全新增訂版)

為了解決北京大學學測分數的問題,作者林明進 這樣論述:

2021全新暢銷增訂版 新增多篇林明進老師親自撰寫之優美範文 學習作文更有效!     從小三寫到高三,為何寫了十年卻寫不好作文?     建中名師林明進獨創笨作文,讓小學生、國中生、高中生一次學好作文   以最正統的學習原理,打好作文基本功   一看就懂、一學就會,從此克服寫作障礙     親子共學 × 學生自學 × 作文教學 × 扎實有效     作文課、會考、國寫、國考、職場Email、商品文案、小編發文……   寫作力,就是人生競爭力!     《起步走笨作文》是針對想教好作文、想學好作文的人而設計的基礎教材,不限年齡對象,誰都可以學好作文,滿載而歸。──林明進         

                   ■作文常見迷思   1.黑板上出個題目讓學生馬上寫,就是最好的作文訓練?   2.多背誦名言佳句,就能提高文章的可讀性?   3.多背誦佳作範文,就會愈寫愈好?   4.一定要分成四段、一定要「起承轉合」,才會拿高分?   5.一定要上補習班才學得好作文?   6.作文寫得好,關鍵在於「創意」?   7.靈感、創意可遇不可求,只能碰運氣?     ■作文教學常見病灶   1.「鑑別寫作力」和「培養寫作力」大不相同,卻時常在教學現場混為一談。   2.沒有真正落實作文教學、沒有抓準培養寫作力的竅門,導致學生寫了十年,基礎作文卻是空的。   3.書法教育有完整

的歷程,由簡而繁,一筆一筆打底;我們的作文教育欠缺的就是學習的完整歷程,沒有照規矩一步一步來,最後造成多數人寫得不理想,甚至一輩子害怕作文。   4.學生看完題目,矇著就寫,埋頭苦幹,這就是我們共同的作文人生。 所以,作文不是每況愈下,是從來就沒有打過底;作文程度不是愈來愈低落,是從來沒有卓越過。   5.甲乙丙丁或ABCD的等第,應該是作文教學檢討的開始,同時也是師生互動的依據,卻成為現行作文教學的「手段」。   6.作文變得「標準化」、「答案化」,千篇一律、一律千篇,落入僵化的寫作窠臼。   7.先教「創意」,不教「基礎寫作」,讓學生第一次上投手丘就要他馬上成為王建民。   8.教作文是學

校的事、是老師的事,家長把教作文的責任都推到老師身上。     ■笨作文這樣寫   1.老師、父母照著笨作文的步驟,一步一步教;自學者用心體會基本技法,一步一步學;從扎根開始,才能收穫一輩子的真功夫。   2.讓每個學生的作文生命「活著」,比寫得好重要。依程度給出適量字數練習,只能寫一句的,就不要馬上叫他寫出一篇。   3.文章有文心,人人從心出發,寫自己想寫的,寫自己要寫的,而不是錯把作文當數理科目看待,永遠只會背佳句、套公式。   4.作文課總在打分數,學生還不懂怎麼寫,就先被評鑑寫得好不好,對作文的興趣和信心都被打壞了。寫作應貴在「養」,準備好了再寫,翅膀硬了再飛。   5.靈感創意並不

是從天而降,而是基礎寫作力的一部分。作文基本功才是培養創意的基礎。   6.文章還不成氣候時,「真」是一條路。寫作想要成功,從簡單開始、從真開始。     ▎5大基礎訓練.累加寫作實力 ▎   語文表達訓練──學習基本語法知識,增進理解文意與運用文字的能力,扎實詞語句子的連綴基礎。   觀察力訓練──培養敏銳的感受能力,善用眼、耳、口、鼻、手、身體的觀察力,使文章有聲有色、自然生動。   運思訓練──下筆前進行審題及全面的構思,快速又準確的設計出文章的美麗藍圖,搭建四平八穩的文章骨架。   章法訓練──文章開頭求新穎、美麗;中間正文要內容豐富、言之有物;結尾要精采亮麗、充實有力。   修辭訓練

──學習模仿名家佳構,歸納前人成功運用文字的規律,達到自然而美化的特定修辭效果。     ▎重點歸納分析,破解訓練要領 ▎   學習主題──定義學習目標,抓準作文小竅門   能力培養──安排主題訓練,落實寫作基本功   寫作要訣──引導寫作策略,下筆力求快狠準   表現技法──拆解寫作方法,靈活運用作文力   參考習作──結合佳作欣賞,培養厚實文字觀   常見病灶──提點作文大忌,避免套路新八股     ▎跟著笨作文名師起步走 ▎   縮寫訓練──把握要點,保存原貌;高度濃縮,簡明扼要;文辭流暢,銜接自然   審題訓練──周到完備;精準嚴謹;多做思辨與檢省   立意訓練──立意要明確、創新、深

刻、高遠、精妙   構思訓練──確立文章的中心;多角度構思材料;精心安排組織篇章   選材訓練──材料要有代表性、新鮮感;宜選自己熟悉的材料   結構訓練──為全篇定一個好骨架:整體和局部要平衡勻稱,前後上下要渾然一體   聯想訓練──從生活中累積豐富的閱歷;從書籍中儲備淵博的知識;長期自我訓練,開拓思路   結構訓練──為全篇定一個好骨架:整體和局部要平衡勻稱,前後上下要渾然一體   開頭訓練──成熟的立意構思;發揮鳳首的作用;文句簡潔;獨特新穎;切中題意   過渡訓練──要做到自然、貼切、嚴密、恰當;詞語要謹慎選擇,斟酌運用   照應訓練──閱讀別人的作品,要仔細推敲,周密思考;自己在進行

寫作時,要嚴格要求,斟酌布局   結尾訓練──順應文章的內容、事件的發展;必須有總括、統一及幫助全文理解的作用;必須有精練緊湊、充實有力的效果   修辭訓練──修辭要得體、有效、靈活、精美、優質   本書特色      1.最經典、最扎實、最完整、最到位的「寫作啟蒙書」。   2.最清楚、最可行、最好教、最有效的「寫作教學書」。   3.兩岸寫作教學權威 / 建中資深名師 /「笨作文」創發者──林明進代表作。

摘要能力量尺之建置及摘要自動化批改系統之建置與效能評估

為了解決北京大學學測分數的問題,作者李奕璇 這樣論述:

國內近年來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簡稱12年國教課綱)的推動下,更加重視素養的養成。當中受到最多關注的便是閱讀理解這項跨領域素養,隨之而起的則是關於閱讀教學、閱讀策略的討論。許多教師嘗試將閱讀理解的概念融入於教學中,亦時常要求學生進行各種閱讀任務(task),其中撰寫摘要被視為最能代表讀者是否獲知閱讀文本內容的方法,亦常被用作閱讀理解的檢核。然而,在實務上摘要評分工具的研發卻相當缺乏,且具有標準不一、測驗結果無法相互比較等問題。有鑑於此,本研究擬建構一套可應用於廣泛對象的摘要評分規準,調查學生的摘要能力發展,並透過試題反應理論(item response theory, IRT)建構摘

要能力量尺,提供參照標準,使教師可有效地掌握學生的程度。更重要的是,為呼應閱讀教學之需求,本研究擬探討自動化摘要批改應用於讀後評量的可行性。 本文依研究主體劃分為二,研究一的重點為,透過收集實徵資料,瞭解學生的摘要能力發展情形,並研發摘要評分規準,使教師在評估學生的摘要能力時有所依歸。而在研究過程中,專家批改摘要的結果,亦為研究二自動摘要評分的檢驗效標。研究一精選四份不同難度的文章作為測驗文本,要求受試者在進行閱讀後,透過撰寫摘要,重述文章的重要意涵。研究一的受試對象包含二至九年級學生,共2,003名。考量學生就讀年級的差異,受試者所閱讀的文章由研究者依難度進行指派,每位學生撰寫一至兩篇摘要

,總計收集2,591篇摘要。所有摘要皆依本研究所建置的評分規準,透過四大向度(完整度、關鍵訊息、濃縮整合、以及遣詞用字)進行批改,綜合評估學生的摘要能力。批改者皆為本研究所招募的資深教師(本文稱專家批改者)。經由斯皮爾曼等級相關(Spearman’s rank correlation)分析每篇文本的兩個初閱分數,可發現評分者間具有高度的給分一致性,評分者間相關至少達 .85以上,評分品質穩定。 除此之外,由於研究中的部分學生針對不同測驗文本,同時撰寫兩篇摘要,故所有測驗文本的批改結果可藉由共同人的設計進行等化,再藉由IRT分析,連結所有年級的能力表現,量尺化學生的摘要能力發展結果

。分析結果顯示,與學生的摘要原始得分具有相同的趨勢,各年級學生的平均能力值皆隨年級遞增。相關結果不僅代表教師評分的有效性以外,亦可透過各年級的平均能力值建構摘要能力量尺,提供摘要能力定位的參考標準。 而研究二著重自動化摘要批改模型的建立以及其效能之探討。本文利用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以段落向量、潛在語意分析(Latent Semantic Analysis, LSA)、變換器之雙向編碼器表示(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 BERT)等三種技術,結合密度尖峰分群法(density pea

ks clustering),生成電腦摘要。再依本研究建構的自動摘要評分模組,透過將學生摘要與電腦摘要相互比較的方式,評估學生摘要品質。為貼近教學實務需求,本研究之評分模組係依研究一之評分規準建置而成。擷取評分規準中屬於閱讀理解範疇的三大向度(完整度、關鍵訊息、濃縮整合),分別以學生摘要中納含主題的數量比率、學生摘要中關鍵詞彙的數量比率、和學生摘要與電腦摘要的語意相似性,等三個層面表徵學生摘要在完整度、關鍵訊息、濃縮整合的表現情形。 在效能檢核上,本文分為兩個層面進行探討。第一部分為自動摘要生成的效果,本研究分別利用「召回率導向摘要評估」(Recall-Oriented Unde

rstudy for Gisting Evaluation, ROUGE)、概念詞重覆率、主題涵蓋率,檢核三項電腦技術所節錄的自動摘要是否足以代表原始本文。其結果發現,段落向量與LSA的自動摘要品質良好,且兩者效能在伯仲之間,BERT的成效則相對較差。而在本文的另一個探討重點,摘要自動評分的效能上,本研究藉由專家人工評分的結果與三個評分模型各別評估的摘要品質結果,進行相關性分析與準確率統計,比較三者之間哪一個模型與專家評分的相關性或是準確率最高,便代表其效能最好。經由斯皮爾曼等級相關分析顯示,三個評分模型在總分的相關係數介於 .61至 .68之間,接近高相關,在個別向度的相關上也至少有 .46

以上的水準,且所有的相關係數皆達顯著水準,代表不管是哪一個評分模組的自動評分結果皆與專家評分的趨勢相近,具有良好的代表性。在準確率統計方面,三者的成效亦相當優良,鄰近準確率至少皆達8成以上,三者差異不大。而在穩定性上,則以LSA的表現最好。 另一方面,本文亦導入專家評分者所整理的節錄式(extractive)摘要,同樣透過三個面向的評分模組,評估學生摘要品質並進行準確率統計。透過此方式,不僅可以得知哪一個模型的效能較好,更能進一步瞭解三個自動摘要評分模型的效能有多好。而相關結果顯示,縱使將電腦摘要替換為專家摘要作為比較基準,其自動評分的準確率並無明顯的差異,表示本研究所採用的電腦

自動摘要技術良好,效能與專家摘要相近。 相較於現有摘要能力評量,本文研究最大的優勢為,透過研究一蒐集跨學習階段的學生摘要,確立評分規準的有效性以外,更將學生的摘要能力表現建構於同一量尺之上,可供長期追蹤學生的摘要發展情形之用。此外,亦突破傳統做法,結合書籍難度,準確評估學生摘要能力。另一方面,在研究二的部分,以往資訊技術研發的重點大多聚焦於如何有效地生成電腦化摘要,鮮有針對中文自動摘要批改的研究。少數以電腦自動化摘要批改為號召的系統,又多僅以語意相似性評估摘要品質,忽略了摘要能力其他成分的重要性。而本文將自動化摘要技術附加電腦評分模組進行整合,可呼應摘要實務教學所重視的完整性、關鍵訊息、濃縮

整合等層面的細項摘要技能;而藉由與專家人工批改結果進行跨域連結、比較,本研究進一步探究不同模型應用於自動化摘要批改的效能,此作法可望為相關領域的研發提供寶貴的實徵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