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斗子潮汐表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免費下載的地點或者是各式教學

八斗子潮汐表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張默寫的 水墨與詩對酌 和張默的 水墨與詩對酌(首刷限量毛邊書)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黑潮島航: 一群海人的藍色曠野巡禮 - Google 圖書結果也說明:... 無法進出港的問題一旦跨越島北端到西部海域,面對的是潮汐差和大陸棚海域,加上暗礁和渦流等陌生地形,讓從未跨過東程第二天,我們從海科館的宿舍陸續走向八斗子漁港。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九歌 和九歌所出版 。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海洋政策碩士學位學程(研究所) 謝立功所指導 盧俊惠的 基隆市海洋產業發展策略 (2021),提出八斗子潮汐表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基隆、海洋產業、海洋政策、觀光產業、海洋事務。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南大學 生態暨環境資源學系碩士班 王一匡所指導 蔡淑美的 嘉南漁村俗諺中人與自然的探討 (2020),提出因為有 生態學、氣象、漁業資源、鹽業、環境倫理、人生哲思的重點而找出了 八斗子潮汐表的解答。

最後網站東北角海氣象資訊網則補充:火炎山觀光坪. 卯澳鼻、二溝. 馬崗黑毛礁. 馬崗豬哥坪. 萊萊四角堀. 資料僅供參考,以氣象局公告為主. 龜尾影片/衛星雲圖. 即時海象. 波浪預報/潮汐預報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八斗子潮汐表,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水墨與詩對酌

為了解決八斗子潮汐表的問題,作者張默 這樣論述:

  這本書中詩畫創作的時候張默已經八十六歲,他把台灣新詩從一九零六年到一九九五年來了一翻總巡禮,選出一百八十人的作品,一人一幅,把詩中的金句組織在畫面上成為一個作品,如此的工程,何其浩大!張默這種老而彌堅的精神,令人敬佩。──瘂弦   張默大步邁出如實抄謄的書法傳統,也邁出畫學津梁《芥子園畫譜》的格局,以自創的抽象水墨畫技,安置不同的詩篇,越界演出,……,琳瑯滿目,珠玉盈耳,適合把玩,適合細賞,適合在詩與畫之間自由穿梭,任意進出,抽離了形象,超越了可以觸摸的現實,那是詩人的詩語言、畫者張默的筆觸、讀者觀者的想像觸角,相互激盪,相互安撫的過程,另有的、別開的語境、畫境、詩境

,已經不專屬於詩人、畫家或讀者。──蕭蕭   從文字到手抄到水墨創作,張默展現豐沛的創作力,孜孜不倦,活力無窮,一心一意致力從事水墨抽象與詩結合的創作,精選男詩人共選楊華(一九○六─)到宋尚緯(一九八九─)等一百二十家的詩句;女詩人共選陳秀喜(一九二一─)到鍾昀融(一九九五─)等六十家的詩句,合計為一百八十家。張默在五十七×四十五公分的宣紙上,盡情揮灑,不斷的摸索、實驗、創新、求變,讓詩句和墨彩對酌,展現鮮脆疏朗不同的新趣。 本書特色   ★張默精選一百八十家詩人作品,透過水墨詮釋詩句傳達的意境,二者交相輝映,賞文也賞畫。   ★詩人瘂弦、蕭蕭專文推薦。  

八斗子潮汐表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八斗子 #海豹岩 #基隆景點
基隆八斗子有很多值得拜訪的景點,海生館、潮境公園、望幽谷以及大坪海岸,每到假日就會吸引許多遊客前往,這次帶大家前往大坪海岸找海豹岩。

大坪海岸交通非常便利,在台北市府轉運站搭乘首都客運2088至終點站海生館,再步行約十分鐘路程即可到達。

2088公車時刻表及路線圖
https://bit.ly/37gN94Z
大坪海岸停車場位置:
https://bit.ly/2UcMlbF
中央氣象局潮汐表(基隆中正區):
https://bit.ly/2AHeHUH

大坪海岸有豐富的潮汐生態,當退潮的時候岩岸的水窪、縫隙都躲著各種小生物,不少遊客都會駐足欣賞天然的魚缸。還有這裡不滿海草和青苔,走在這裡請小心以免滑倒。

到大坪海岸要注意潮汐,滿潮的時候海水會淹沒岩岸,你是無法走下去。所以出發前查詢好退潮時間,否則來一趟卻無法目睹海豹岩是多麼可惜的一件事。

1579公車到八斗子潮境公園
https://youtu.be/KX-4ksHnX0I
八斗子潮境公園和忘憂谷
https://youtu.be/la3BZlF7HWM

如果想要了解台灣的哪一處景點,可以在下面留言給我知道,我有時間就會抽空到當地做一個分享。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clickgotrip/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siriusaiky/
部落格: https://1dgo.blogspot.com

基隆市海洋產業發展策略

為了解決八斗子潮汐表的問題,作者盧俊惠 這樣論述:

地球表面積為五億一千萬平方公里,陸地表面積為一億四千七百萬平方公里,僅占了地球面積不到三成。若再扣除不宜居住的地形,如高聳山地、冰天雪地、大汗沙漠等,想當然可以使我們利用的土地就更少了。 這時海洋的重要性不可言喻。海洋龐大的量體,擁有許多各式各樣生物及非生物的資源,也提供了不同海洋產業發展的機會,依賴海洋的經濟活動及產業包羅萬象,對於國家的經濟發展相當重要,在環保觀念日益高漲的現代,要如何在兼顧經濟及環境永續發展的情況之下,來推動海洋產業,是各個國家及海洋城市所面臨到的問題。近年來,依賴港埠維持城市運作的基隆市遇到了發展瓶頸。身為基隆發展核心的基隆港,90年代後因為腹地過小等因素,敵不過鄰近

地區港口的大型化競爭而逐漸衰退,連帶使得基隆的都市建設發展開始遲緩,並嚴重影響了基隆的城市競爭力。而隨著民國97年台北港的啟用,更將使基隆港未來營運發展的情勢更加嚴峻。但是另一方面,因為與台北的交通便捷,近年來外地人口大量移入,使基隆市成為了台北都會區重要的衛星都市之一,而位處台灣北部海岸風景帶的中心優勢,也促使基隆市的觀光產業開始蓬勃發展。

水墨與詩對酌(首刷限量毛邊書)

為了解決八斗子潮汐表的問題,作者張默 這樣論述:

  這本書中詩畫創作的時候張默已經八十六歲,他把台灣新詩從一九零六年到一九九五年來了一翻總巡禮,選出一百八十人的作品,一人一幅,把詩中的金句組織在畫面上成為一個作品,如此的工程,何其浩大!張默這種老而彌堅的精神,令人敬佩。──瘂弦   張默大步邁出如實抄謄的書法傳統,也邁出畫學津梁《芥子園畫譜》的格局,以自創的抽象水墨畫技,安置不同的詩篇,越界演出,……,琳瑯滿目,珠玉盈耳,適合把玩,適合細賞,適合在詩與畫之間自由穿梭,任意進出,抽離了形象,超越了可以觸摸的現實,那是詩人的詩語言、畫者張默的筆觸、讀者觀者的想像觸角,相互激盪,相互安撫的過程,另有的、別開的語境、畫境、詩境,已經不專屬於詩人、

畫家或讀者。──蕭蕭   從文字到手抄到水墨創作,張默展現豐沛的創作力,孜孜不倦,活力無窮,一心一意致力從事水墨抽象與詩結合的創作,精選男詩人共選楊華(一九○六─)到宋尚緯(一九八九─)等一百二十家的詩句;女詩人共選陳秀喜(一九二一─)到鍾昀融(一九九五─)等六十家的詩句,合計為一百八十家。張默在五十七×四十五公分的宣紙上,盡情揮灑,不斷的摸索、實驗、創新、求變,讓詩句和墨彩對酌,展現鮮脆疏朗不同的新趣。 本書特色   ★首刷限量毛邊書保留紙張粗糙邊緣,可珍藏也可沿著裁切線裁開賞閱。   ★張默精選一百八十家詩人作品,透過水墨詮釋詩句傳達的意境,二者交相輝映,賞文也賞畫。   ★詩人瘂弦

、蕭蕭專文推薦。   作者簡介 張默   本名張德中,一九三一年生,安徽無為人。一九四九年春來台,早期曾創辦《創世紀》詩刊。著有詩集《張默‧世紀詩選》、《獨釣空濛》、《張默小詩帖》、《水墨無為畫本》等十八種。編有《新詩三百首》、《小詩‧床頭書》、《台灣現代詩手抄本》等多種。一生為台灣新詩服役,無怨無悔。   推薦序:皓首勤耕一詩翁  瘂弦 推薦序:水墨與詩對酌,觀者都醉了 蕭蕭 A編 水墨小品A1:節錄楊華名詩〈黑潮集〉之47 水墨小品A2:節錄楊熾昌名詩〈紙魚〉 水墨小品A3:節錄王白淵名詩〈向日葵〉 水墨小品A4:節錄林修二名詩〈靜謐的愛〉 水墨小品A5:節錄

覃子豪名詩〈貝殼〉 水墨小品A6:節錄紀弦名詩〈戀人之目〉 水墨小品A7:節錄鍾鼎文名詩〈乳〉 水墨小品A8:節錄周夢蝶名詩〈剎那〉 水墨小品A9:節錄羊令野名詩〈薔薇啊,昂首〉 水墨小品A10:節錄林亨泰名詩〈國畫〉 水墨小品A11:節錄詹冰名詩〈墓誌銘〉 水墨小品A12:節錄方思名詩〈夜歌〉 水墨小品A13:節錄夏菁名詩〈獵鹿的過程〉 水墨小品A14:節錄彩羽名詩〈冷的方程式〉 水墨小品A15:節錄余光中名詩〈獨坐〉 水墨小品A16:節錄錦連名詩〈地獄圖〉 水墨小品A17:節錄洛夫名詩〈八斗子物語〉 水墨小品A18:節錄碧果名詩〈花〉 水墨小品A19:節錄向明名詩〈冷〉 水墨小品A20:節

錄大荒名詩〈康橋踏雪〉 水墨小品A21:節錄羅門名詩〈窗〉 水墨小品A22:節錄商禽名詩〈夜訪東海花園〉 水墨小品A23:節錄張默名詩〈給小伊恩〉 水墨小品A24:節錄魯蛟名詩〈歷史之門〉 水墨小品A25:節錄瘂弦名詩〈曬書〉 水墨小品A26:節錄麥穗名詩〈煙霧黃山〉 水墨小品A27:節錄曹介直名詩〈都市〉 水墨小品A28:節錄丁文智名詩〈只想〉 水墨小品A29:節錄鄭愁予名詩〈雨說〉 水墨小品A30:節錄楊牧名詩〈夢中〉 水墨小品A31:節錄白萩名詩〈廣場〉 水墨小品A32:節錄管管名詩〈故意〉 水墨小品A33:節錄周鼎名詩〈終站〉 水墨小品A34:節錄趙天儀名詩〈石磨〉 水墨小品A35:節

錄葉維廉名詩〈歌之二〉 水墨小品A36:節錄辛鬱名詩〈體內的碑石〉 水墨小品A37:節錄葉笛名詩〈火和海〉 水墨小品A38:節錄隱地名詩〈瘦金體〉 水墨小品A39:節錄沈臨彬名詩〈浮蘭德〉 水墨小品A40:節錄張健名詩〈石柱〉 水墨小品A41:節錄楊允達名詩〈時間之四〉 水墨小品A42:節錄辛牧名詩〈蓮霧〉 水墨小品A43:節錄林煥彰名詩〈沒有名字的碑石〉 水墨小品A44:節錄綠蒂名詩〈彼岸的燈火〉 水墨小品A45:節錄黑野名詩〈九行〉 水墨小品A46:節錄林梵名詩〈天空的潮汐〉 水墨小品A47:節錄羅青名詩〈絕句〉 水墨小品A48:節錄李魁賢名詩〈樹也會寫詩〉 水墨小品A49:節錄蕭蕭名詩〈

瀑布留白〉 水墨小品A50:節錄陳芳明名詩〈語言的背影〉 水墨小品A51:節錄羅智成名詩〈觀音〉 水墨小品A52:節錄岩上名詩〈天空的心〉 水墨小品A53:節錄杜十三名詩〈橋〉 水墨小品A54:節錄江自得名詩〈時間之書〉 水墨小品A55:節錄蘇紹連名詩〈有血機器〉 水墨小品A56:節錄白靈名詩〈呼吸〉 水墨小品A57:節錄汪啟疆名詩〈日出海上〉 水墨小品A58:節錄向陽名詩〈額紋──給媽媽〉 水墨小品A59:節錄喬林名詩〈對鏡〉 水墨小品A60:節錄焦桐名詩〈天池〉 水墨小品A61:節錄吳晟名詩〈稻草〉 水墨小品A62:節錄楊渡名詩〈一萬光年之外〉 水墨小品A63:節錄沈志方名詩〈不敢入睡的原

因〉 水墨小品A64:節錄落蒂名詩〈俄頃〉 水墨小品A65:節錄莫渝名詩〈殘雪〉 水墨小品A66:節錄鄭炯明名詩〈帽子〉 水墨小品A67:節錄簡政珍名詩〈醋罐子〉 水墨小品A68:節錄李瑞騰名詩〈阿疼說〉 水墨小品A69:節錄張堃名詩〈調色盤〉 水墨小品A70:節錄許水富名詩〈解構學的午後〉 水墨小品A71:節錄靈歌名詩〈見山〉 水墨小品A72:節錄愚溪名詩〈根〉 水墨小品A73:節錄德亮名詩〈茶湯航行日誌〉 水墨小品A74:節錄雨弦名詩〈水上芭蕾〉 水墨小品A75:節錄陳義芝名詩〈謝靈運棄市之後〉 水墨小品A76:節錄楊澤名詩〈煙〉 水墨小品A77:節錄渡也名詩〈雨中的電話亭〉 水墨小品A7

8:節錄陳黎名詩〈小宇宙之17〉 水墨小品A79:節錄鍾順文名詩〈燈下〉 水墨小品A80:節錄楊柏林名詩〈自白〉 水墨小品A81:節錄陳家帶名詩〈天下〉 水墨小品A82:節錄歐團圓名詩〈花瓶〉 水墨小品A83:節錄張國治名詩〈骨瓷〉 水墨小品A84:節錄楊平名詩〈土地沒有名字〉 水墨小品A85:節錄初安民名詩〈白千層〉 水墨小品A86:節錄徐望雲名詩〈一生〉 水墨小品A87:節錄路寒袖名詩〈衣櫃〉 水墨小品A88:節錄孫維民名詩〈聽蟬〉 水墨小品A89:節錄孟樊名詩〈詩的瞬間狂喜〉 水墨小品A90:節錄江中明名詩〈下午〉 水墨小品A91:節錄鴻鴻名詩〈寫在手臂上〉 水墨小品A92:節錄陳克華名

詩〈種花〉 水墨小品A93:節錄李進文名詩〈秋天裁詩〉 水墨小品A94:節錄楊小濱名詩〈一枚花落〉 水墨小品A95:節錄許悔之名詩〈在時間停止處〉 水墨小品A96:節錄田運良名詩〈單人床〉 水墨小品A97:節錄須文蔚名詩〈稻草人〉 水墨小品A98:節錄王宗仁名詩〈紅塵客棧〉 水墨小品A99:節錄方辟名詩〈平〉 水墨小品A100:節錄嚴忠正名詩〈玻璃〉 水墨小品A101:節錄唐捐指名詩〈燃一支菸〉 水墨小品A102:節錄蔡富澧名詩〈如果讓我遇見〉 水墨小品A103:節錄紀小樣名詩〈陰影領域〉 水墨小品A104:節錄丁威仁名詩〈水族箱〉 水墨小品A105:節錄林德俊名詩〈深角度〉 水墨小品A106

:節錄陳大為名詩〈在隔壁〉 水墨小品A107:節錄解昆樺名詩〈有河流在遺失〉 水墨小品A108:節錄范家駿名詩〈拋光〉 水墨小品A109:節錄楊寒名詩〈雨林〉 水墨小品A110:節錄楊宗翰名詩〈有霧〉 水墨小品A111:節錄鯨向海名詩〈天燈〉 水墨小品A112:節錄李長青名詩〈詩觀〉 水墨小品A113:節錄崎雲名詩〈迴音〉 水墨小品A114:節錄白豐源名詩〈文字式電愛〉 水墨小品A115:節錄余小光名詩〈無為草堂〉 水墨小品A116:節錄趙文豪名詩〈睡季〉 水墨小品A117:節錄陳允元名詩〈意象〉 水墨小品A118:節錄阿布名詩〈莫內〉 水墨小品A119:節錄謝予騰名詩〈問候〉 水墨小品A12

0:節錄宋尚緯名詩〈即使一切都燒盡〉 B編 水墨小品B1:節錄陳秀喜名詩〈今年掃墓時〉 水墨小品B2:節錄杜潘芳格詩〈白楊樹〉 水墨小品B3:節錄蓉子名詩〈傘〉 水墨小品B4:節錄林泠名詩〈不繫之舟〉 水墨小品B5:節錄朵思名詩〈暗房〉 水墨小品B6:節錄羅英名詩〈鏡子〉 水墨小品B7:節錄王渝名詩〈時間廣場〉 水墨小品B8:節錄敻虹名詩〈生〉 水墨小品B9:節錄古月名詩〈月之聲〉 水墨小品B10:節錄席慕蓉名詩〈一棵開花的樹〉 水墨小品B11:節錄林芙蓉名詩〈念珠〉 水墨小品B12:節錄尹玲名詩〈夜間飛行〉 水墨小品B13:節錄陳育虹名詩〈鐘聲〉 水墨小品B14:節錄利玉芳名詩〈水稻不稔症

〉 水墨小品B15:節錄龔華名詩〈魚尾紋〉 水墨小品B16:節錄夏宇名詩〈甜蜜的復仇〉 水墨小品B17:節錄零雨名詩〈嗩吶〉 水墨小品B18:節錄羅任玲名詩〈盲腸〉 水墨小品B19:節錄徐瑞名詩〈苔〉 水墨小品B20:節錄馮青名詩〈水薑花〉 水墨小品B21:節錄劉小梅名詩〈聲聲慢〉 水墨小品B22:節錄江文瑜名詩〈立可白修正液〉 水墨小品B23:節錄曾淑美名詩〈飛行〉 水墨小品B24:節錄陳素英名詩〈霍去病〉 水墨小品B25:節錄蕓朵名詩〈猜〉 水墨小品B26:節錄洪淑苓名詩〈荷花詩抄〉 水墨小品B27:節錄薛莉名詩〈自作多情〉 水墨小品B28:節錄馮瑀珊名詩〈舊指環〉 水墨小品B29:節錄姚

時晴名詩〈心房〉 水墨小品B30:節錄琹川名詩〈瓶中詩〉 水墨小品B31:節錄墨芽名詩〈美麗的哀愁〉 水墨小品B32:節錄鍾雲如名詩〈時空切片〉 水墨小品B33:節錄謝佳樺名詩〈夢的風馬旗〉 水墨小品B34:節錄紫鵑名詩〈一道彩虹〉 水墨小品B35:節錄鹿苹名詩〈非定義〉 水墨小品B36:節錄顏艾琳名詩〈黑暗溫泉〉 水墨小品B37:節錄崔香蘭名詩〈歌賦小浪漫〉 水墨小品B38:節錄夏夏名詩〈備份鑰匙〉 水墨小品B39:節錄吳音寧名詩〈危崖有花〉 水墨小品B40:節錄蘇白雨名詩〈反正〉 水墨小品B41:節錄隱匿名詩〈足夠的死〉 水墨小品B42:節錄曾琮琇名詩〈偽敘述〉 水墨小品B43:節錄潘家欣

名詩〈鴕鳥〉 水墨小品B44:節錄葉覓覓名詩〈越車越遠〉 水墨小品B45:節錄坦雅名詩〈天空印刷廠〉 水墨小品B46:節錄林婉瑜名詩〈淡海〉 水墨小品B47:節錄若斯諾‧孟名詩〈甜〉 水墨小品B48:節錄楊佳嫻名詩〈暴力華爾滋〉 水墨小品B49:節錄廖亮羽名詩〈蘭〉 水墨小品B50:節錄崔舜華名詩〈驚蟄〉 水墨小品B51:節錄喜菡名詩〈嘆美濃〉 水墨小品B52:節錄千朔名詩〈親愛的……〉 水墨小品B53:節錄葉莎名詩〈拍案〉 水墨小品B54:節錄劉曉頤名詩〈溫柔的病史〉 水墨小品B55:節錄林禹瑄名詩〈林中書房〉 水墨小品B56:節錄楊婕名詩〈喜歡所有〉 水墨小品B57:節錄龍青名詩〈白露〉

水墨小品B58:節錄田妏甄名詩〈謝幕〉 水墨小品B59:節錄林儀名詩〈履歷表〉 水墨小品B60:節錄鍾昀融名詩〈低吟〉 代後記:以彩墨為新詩加花邊 張默 附錄:與時間拔河的人 古月   代後記 以彩墨為新詩加花邊  張默   a.   這是第一部充滿真摯、奔放、幽僻、多元的友愛之書。   它以水墨為主軸,選用台灣當代詩人從楊華(一九○六─)到鍾昀融(一九九五─)等一百八十家的詩句,兩者互為主體,水乳交會,自五四迄今約八十年間,請問有誰能以八十六歲高齡幹過這種傻事。   嗨!嗨!哈里路亞,粲哉!快哉!   b.   回想今年三月初,筆者每天在內湖斗室,以兩個多小時,一心一意

致力從事水墨抽象與詩相結合的創作,開始時以大小不等的宣紙,盡情在上面揮灑,如此這般耗去了一個月的時間,總計完成大小詩畫約一百多幀,個人再三檢視,總覺得缺少統一的規格,顯得雜亂無序,於是再仔細摸索思量,開始試著以五十七×四十五公分統一格式的宣紙,每天抄詩六家,以三行為準,再配以彩墨,如此試了一周,共畫了楊華、王白淵、紀弦、洛夫、林亨泰、方思、余光中、商禽、瘂弦、楊牧、葉維廉、辛牧、林泠、朵思、夐虹、古月等十餘家的詩畫,同時我也航寄數份給瘂弦、張堃,請他倆提供卓見,不久即接獲他倆的電話,對拙畫大加讚賞,認為從來沒有人去做的事,令我大大興奮了好一陣子。於是每天更振筆揮灑,盡量讓每一幅詩畫,都有鮮脆疏

朗各各不同的新趣。如此行行復行行,到六月底,已完成一百八十幅,我把它們不時攤開在陋室客房裡,予以一一的檢視,期能發現其中某些疏漏與缺失,以便即時改正。   C.   其實,水墨抽象是永無終點的。筆者歷經三十多年不段不斷的摸索、實驗、創新、求變,個人以為空談無益,惟有每天孜孜不倦從事大力地揮灑,可能才有效益,只有自己在創作的過程中發現缺失,隨後,自省自覺不斷的改進,才能期其有成。   水墨抽象也仿若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是極自然的事。就因為如此,大家才有絕對努力追求永續經營的苦心。   d.   本書概分二編,A篇係男詩人,共選楊華(一九○六─)到宋尚緯(一九八九─)等一百二十家的詩句。

B編係女詩人,共選陳秀寄(一九二一─)到鍾昀融(一九九五─)等六十家的詩句,合計為一百八十家。筆者難以細說當時創作這批詩畫的心境,但其間一直求新求變求好的信心是始終如一的。   是故我在專注揮灑創作的過程中,一直抱著實驗與創新,深深期望每一幅詩畫都能臻至我心中最璀璨的期許,不論是水墨顏彩大塊小塊的落筆,不論是整幅畫作空間的構成,不論是每一線條迆邐的佈建,不論是濃淡疏密虛實氣氛的醞釀,在詩作書寫方面,也力求統一、平順、柔中帶鋼,期能於不經意間臻至「不繫之舟」(林泠語)那般飄逸的情韻。   e.   感謝所有被選入詩句的詩人,是你們的巧思結晶,得以讓拙畫有另類難以宣說的喜感。   感謝老友

瘂弦、蕭蕭分別為本集撰寫十分精彩、帥氣、動人的序言。   感謝畫家老友蕭勤、李錫奇於八十年代中的指引,得意讓我與一些詩友勇於致力詩畫的創作,而無怨無悔。   感謝《文訊》月刊總編封德屏、主編杜秀卿長期陸續刊登本人的詩畫。        感謝九歌出版社,在總編陳素芳、編輯鍾欣純的規劃下,把本集設計製作得如此典雅精美。   總之,讓這一冊在坊間卻屬另類的詩畫本,到時間的荷池去倘佯吧!請喜歡創新的愛書人勿忘多多收藏、點閱、檢視它,阿門!   二○一六年八月中旬於內湖無塵居  

嘉南漁村俗諺中人與自然的探討

為了解決八斗子潮汐表的問題,作者蔡淑美 這樣論述:

俗諺是民間流傳的短語,富含生活經驗和哲思,隨著地區環境與時代而演變。漁村俗諺則淵源於海岸環境及漁民生活。漁村俗諺研究過去著重於蒐集,較少考證、整理與分析。本研究希望瞭解嘉南漁村俗諺中的生態概念和生物多樣性意涵、氣候與海象變化與討海生活的關係、漁村產業人文及漁民生活、人生哲思及資源保育與利用及環境倫理觀。本研究結果可以做為環境保育與環境教育的參考。本研究採質性研究方法,蒐集與考證俗諺,及歸納分析俗諺內容。 漁村俗諺具有生物學與生態學概念。俗諺顯示先民已觀察到生物之間的共生、寄生、食物鏈等物種互動關係,也呈現水生物的滲透壓特性、生物的繁殖與物候現象。俗諺指導辨別生物而免於荷包受損,並以歇後

語為生物的型態作出聯想與比喻,為討海生活的艱苦心境增添樂趣,產生正向思維。俗諺也反應具有價值的生物被過度捕捉而導致其族群的浩劫,例如:鱟。 俗諺說明漁、鹽業順應氣候操作的知識。漁村俗諺流傳特定地域與時間的海象狀況,提醒漁民海上作業應以生命安全為重。俗諺預測潮汐時段,掌握生物活動規律,可以增加工作效率。俗諺也敘述下雨不利於曬鹽及東北季風有利曬鹽的工作指導。神格化的俗諺可啟迪人心。 漁村生活俗諺顯示出海鮮文化的發展。因地域性「靠海吃海」的漁民,以俗諺說明漁獲的豐量與高貴魚種,表現在不同季節時令,且能增加漁民收入。俗諺陳述討海禁忌規範,及時說吉祥話能帶來吉利感。俗諺也說明養魚指引及漁具選

用的重要性。俗諺常用鹽做訓誡。俗諺說明鹽的功能,鹽漬改變食材型態、味道及外觀。俗諺也見證曬鹽產業的變遷。 漁村俗諺顯示漁民的人生觀與人生訓誡。先民由俗諺中訓誡漁民要懂得飲水思源、知恩圖報、做事三思而後行。俗諺顯示漁民樂天知命與海搏鬥不畏出行的風險,能借助信仰以安定心神,具足不畏艱辛的正向思考。俗諺也提醒漁民具備高能耐以從容面對高風險的海象變化,並能勇於承當,展現堅韌的生命力。俗諺更隱含勸誡、揚善、警世、教化的功能,亦為借物調侃,調劑生活的最佳方式。 漁業資源俗諺呈顯兩面的觀察。俗諺說明魚卵對永續漁業的重要性;但是,俗諺也說明漁民無限制的採捕,有海討到無海,有魚捉到沒魚,把海洋資源當

成是自己的資產,利用魚的群聚特性把最底層的魚種捕盡,使海洋容易產生過漁的現象。俗諺也觀察到海洋大自然的力量,改變海岸可能做白工。有關環境倫理思想的俗諺很少,先民因為生活艱苦、環境知識較不普及與生態保育概念薄弱,把大型物種的擱淺視為好運氣競相爭食,顯現人類為中心的主義思想的盛行。 漁村俗諺具有豐富的海洋知識,傳遞漁、鹽業知識,並指導漁、鹽業運作的時節;俗諺藉由海洋與自然現象傳遞正向的人生觀,並說明海鮮文化;俗諺借用生物、氣候與產業的觀察,訓誡做人處事的道理。未來可以將資源利用與保育相關俗諺發展環境教育教材,同時作為台語教學素材,將有利於環境教育工作、自然文化的傳承與人生智慧的啟發。關鍵詞:

生態學、氣象、漁業資源、鹽業、環境倫理、人生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