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存摺登入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免費下載的地點或者是各式教學

保險存摺登入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衛生福利部中央健保署寫的 2016-2017年全民健康保險年報(附光碟)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輔英科技大學 健康事業管理系碩士班 黃傑康所指導 劉美紅的 民眾使用健康存摺與共創價值行為之實證研究: 自我決定與創新擴散理論觀點 (2021),提出保險存摺登入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自我決定理論、創新擴散理論、健康存摺、共創價值行為。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大學 資訊工程學系 曾俊元所指導 吳淙任的 基於區塊鏈結合健保資料庫之安全健康紀錄共享平台 (2020),提出因為有 健康存摺、個人健康紀錄、區塊鏈、屬性加密、可搜尋加密的重點而找出了 保險存摺登入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保險存摺登入,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2016-2017年全民健康保險年報(附光碟)

為了解決保險存摺登入的問題,作者衛生福利部中央健保署 這樣論述:

  全民健康保險立基於增進全體國民健康,經過多年的耕耘,納保率已達99.6%,醫療院所特約率亦高達93%,近年來滿意度平均維持在八成以上。而台灣全民健保制度「普及、方便、自由、經濟、滿意度高」的成就,在全球建立聲望,不僅獲得世界各國讚揚,也成為各國建立或改革健保制度的研究對象。因此每年吸引多國外賓慕名來訪,自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止計有71國981位外賓拜訪學習。 為落實全民健保照顧弱勢族群的核心價值,除了政府每年提供多達260億元之保費補助外,亦有欠費協助、醫療保障等多項措施。自2016年6月起,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以下稱健保署)更啟動健保全面解卡政策,實踐

醫療人權普世價值,徹底排除弱勢民眾就醫障礙。健保署也透過相關計畫,將醫療服務推送到山地離島、偏鄉等醫療資源不足地區,提供民眾在地就醫的服務。2016年起,健保署更陸續和鄉鎮市公所合作,提供偏遠地區民眾在地製卡服務,現場申領健保卡的即時健保服務,免去申請換補發的等待期與不便,實現「就醫平權」的理念,提供全民完整的醫療保障。 健保署規劃建立從社區到醫院的整合性全人醫療照護網路,民眾在社區內即可獲得完整的醫療照護服務。「居家醫療照護整合計畫」,擴大照護對象並強化個案管理機制,促進社區內照護團隊合作,整合原本不同類型居家醫療的片段式服務,提升社區型照護量能,讓更多行動不便患者安心回歸社區生活。另外,以

病人為中心的支付制度規劃、健保給付藥品檢討到藥品品質監測、精進健保審查制度及護病比資訊公開,並與健保支付連動等,都是健保署回應各界期待,持續改革以達成資源合理分配的目標。 健保署運用健保雲端資料庫整合分散在不同院所用藥紀錄的「健保雲端藥歷」系統,2016年擴大原有資料類型及範圍,進階為「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提供醫師及藥事人員更全方位資訊,協助整合病患處方及診斷,保障民眾就醫用藥安全,共創醫病雙贏環境。跨機關整合民眾最近的就醫及健康紀錄的「健康存摺」系統,2016年7月也升級系統功能,「健康存摺2.0」提供已註冊健保卡的民眾更便捷的免插卡登入,就能查詢最近3年的個人就醫資料。透過簡潔易懂

的圖像及分類篩選功能,方便民眾瞭解個人醫療利用情形、疾病就醫歷程及醫師處置方式、用藥等。民眾也可以運用系統內建功能,預估個人罹患肝癌的機率,還能評估腎臟功能狀態。透過健康存摺2.0,健保醫療資料也能成為每個人自我健康管理的好幫手。 在各界的支持守護下,全民健保即將邁向第22年之際,健保署將更貼近民眾的需求,積極回應民眾對高品質醫療服務的期待。加強與各界協商溝通,提供更符合全民期望的健康照護服務,強化我國的全人照護網絡,逐步達成讓國人「活得更久、更好、更健康」的目標。

民眾使用健康存摺與共創價值行為之實證研究: 自我決定與創新擴散理論觀點

為了解決保險存摺登入的問題,作者劉美紅 這樣論述:

為改善醫療服務體系並整合病人就醫資料,醫療資訊互相分享並提升醫療效益品質,台灣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於2014年推行健康存摺,其目的為整合跨機關、跨單位健康資料,以提升資料正確性、即時性及完整性,並達到簡易政策便民效果,以及協助民眾做好自我健康管理。過去研究針對民眾使用健康存摺相關研究並不多,因此,本研究以自我決定理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SDT)(自主性、勝任感與聯繫性),以及創新擴散理論(Diffusion of Innovation Theory-DOI)(簡易性、效益性與容性)觀點探討民眾對健康存摺之目的價值、自我發現價值與健康增強認知,進而預測共創

健康存摺價值行為;此外採監視感及知覺罹患性作為干擾因子並預測其干擾效果。研究針對20歲以上有使用健康存摺經驗之台灣民眾,採網路問卷進行調查,總共回收748份有效問卷。資料採SPSS18測量工具之信效度,以及SmartPLS3.0之結構方程模式進行假設檢定。結果顯示,自主性、勝任感、聯繫性、效益性,以及相容性對目的價值與自我發現價值具正向影響;聯繫性、效益性與相容性對健康增強具正向影響;以及簡易性僅與目的價值具正向關係。此外,目的價值、自我發現價值,以及健康增強認知越高,皆會引起正向的共創健康存摺價值行為。在干擾效果方面,監視感對目的價值與健康存摺共創價值行為之間具負向干擾效果;而知覺罹患性對自

我發現價值與健康存摺共創價值行為之間則呈正向干擾效果。本研究建議民眾對健康存摺的使用價值達到整體正向,使用經驗良好有助於民眾自我健康資訊的掌握,進而增強民眾做好健康管理的積極度,讓民眾與醫護經常互動整合醫療資源達成醫療決策共識,即可共創健康存摺價值行為。結合病人自身的偏好跟價值,重視民眾經驗與評價,以持續改善系統品質作為未來政府調整預定健康存摺發展方向的重要參考。

基於區塊鏈結合健保資料庫之安全健康紀錄共享平台

為了解決保險存摺登入的問題,作者吳淙任 這樣論述:

新興疾病COVID-19現今依然持續大範圍擴散,現在仍未有足夠的資料來表徵 COVID-19 的綜合症狀。目前的研究表明,COVID-19患者即使出院後還是可能會產生後遺併發症。在另一方面,接種疫苗也可能產生副作用或未知的潛在性問題。因此,這些COVID-19相關人員的資料需要長期的追蹤觀察與收集,作為擬定疫情的應變措施。全球各國陸續應用數位醫療來收集COVID-19相關人員的資料,包含足跡追蹤、症狀通報、疫苗注射不良反應等。如何有效且廣泛的收集COVID-19相關資料,並作為診斷與治療的依據,將會成為一個重要挑戰與課題。台灣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開發的健康存摺(MHB)服務,可將全國民眾

的個人健康紀錄(PHR)做數位化整合,因此擁有絕佳的實行機會。但若PHR直接下載使用與共享,可能會遇到一些安全風險。如登入未受保護的瀏覽器、資料的存儲沒有完善的保管機制以及共享或搜尋過程的隱私外洩等。本研究旨在使PHR價值最大化並解決該些安全風險,開發一個名為安全健康紀錄(SHR)的PHR共享平台。SHR平台利用區塊鏈的智慧合約(SC)、基於屬性的密文策略加密(CP-ABE)以及可搜尋加密(SE)機制,解決了安全風險。並使用移動端應用程式做為使用者終端,透過資料擁有者與需求者的角度驗證SHR平台安全性。藉著全國民眾大量的使用與積累,SHR平台會使疫苗研究方能夠透過即時的資料更新研發新藥方向,提

高醫療產業的效率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