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商承諾書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免費下載的地點或者是各式教學

供應商承諾書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賴文智寫的 從NDA到營業秘密管理 和張明輝的 資深人力資源總監教你做薪酬:操作實務與設計技巧(實用案例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讀享數位 和中國鐵道所出版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工程科技研究所 胡憲倫所指導 許家偉的 綠色供應鏈之危害物質風險管理-以台灣電子產業為例 (2008),提出供應商承諾書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風險管理、供應商、綠色零組件、危害物質、綠色供應鏈。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環境規劃與管理研究所 胡憲倫所指導 吳唯丞的 綠色物料風險評估架構之研究-以電子產業為例 (2006),提出因為有 綠色供應鏈管理、物料風險、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FMEA)、模糊分析層級程序法(FAHP)的重點而找出了 供應商承諾書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供應商承諾書,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從NDA到營業秘密管理

為了解決供應商承諾書的問題,作者賴文智 這樣論述:

  多數企業都知道營業秘密保護非常重要,但採取具體管理措施的比例並不高,原因即在於「想像上」企業內部的營業秘密管理制度建置的成本非常高。事實上,營業秘密管理重點在法律而不在資訊安全,在企業不增加額外資安投資的情形下,從新創公司到成熟期的企業,都能運用管理規範、表單、契約等,建構出可以使企業營業秘密受良好保護的管理機制。   本書由企業最常接觸的NDA(Non-Disclosure Agreement)的條款著手,協助企業利用網路資源建立自己的NDA例稿開始,到提出具體的營業秘密管理政策的規範條款及配套表單、契約等,協助企業可以踏出營業秘密管理的第一步,與市場上營業秘密法的

書籍完全不同,如果您剛好有處理NDA或涉及營業秘密的事務,是您不可或缺的工具書。  

綠色供應鏈之危害物質風險管理-以台灣電子產業為例

為了解決供應商承諾書的問題,作者許家偉 這樣論述:

自從歐盟制定WEEE、RoHS與EuP法令以來,電機電子產業遭受龐大的壓力與衝擊,從Sony PS2含有過量鎘事件即可看出端倪,當時共有超過1300萬台的遊戲機被荷蘭海關所扣押,損失超過13億美元,更重新查核遍佈於全球的6,000家工廠,及建構新的供應商管理模式-Sony’s Green Partner。此事件顯示出,供應商生產的零組件所含的危害物質是主要核心問題,此亦說明供應商管理對於整體供應鏈推動綠色管理的重要性,而零組件是否符合法規要求更是另一關鍵所在。由此可知,當新興法令仍處於制定初期,管理措施尚未明確之際,企業本身在缺乏一致性作法之際,導致供應商整體管理模式潛藏著龐大風險。本研究主

要目的可區分為三大核心目標,分別為綠色供應鏈管理作法之調查、供應商危害物質管理之風險分級及綠色零組件風險評估。第一個目標,本研究針對綠色供應鏈管理實務調查,透過文獻回顧、專家訪談及輔導經驗,建構出25個因應歐盟三大法令之作法,並透過問卷郵寄給電子產業的採購、品質或環保主管,利用因素分析方法篩選出20個作法,以及4大構面:「供應商管理」、「產品回收」、「組織參與」及「生命週期管理」,建立我國電子產業執行綠色供應鏈管理之一致性做法,提供產業於因應歐盟法令過程的參可基石;其二為供應商危害物質管理之風險分級,依據文獻回顧與專家意見研擬涵蓋5個構面的19個準則,利用分析網路程序法(Analytic Ne

twork Process, ANP)建構供應商危害物質管理的風險分級,最後以國內一家電子公司為個案研究,來展示本研究所提出之方法,如何可以讓企業在符合有害物質環保法令要求下,選出低風險的最佳供應商;第三個目標則為綠色零組件風險評估,結合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 FMEA)與模糊分析層級程序法(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FAHP)建構風險評估架構,在FMEA基礎上研擬4個風險評估準則,分別為物料檢測報告、檢測之難易度、供應商承諾書與專案引用次數,經由個案公司之實證分析可知,該架構可以鑑別出

高風險零組件達46.2%,協助進料人員更有效率查驗具高風險零組件。本研究結果不僅透過實證分析建立電子產業因應歐盟三大法令之綠色供應鏈管理實務作法,更建構以供應商與零組件為基礎之風險評估模式,協助企業採取適當因應做法及風險管控機制,降低整體綠色供應鏈之風險。企業透過綠色供應鏈管理作法之調查結果,可檢核本身執行策略之差異,適時調整管理措施。此外,風險評估架構更可協助企業了解綠色零組件之風險程度,更可依此選擇較低風險之供應商,作為風險管控與削減之管理模式。

資深人力資源總監教你做薪酬:操作實務與設計技巧(實用案例版)

為了解決供應商承諾書的問題,作者張明輝 這樣論述:

本書是一本薪酬實務工具書。由資深HRD教你做薪酬的操作與設計。全書共22章,首先介紹了薪資操作,從工資條的科目講起,為薪酬專員介紹了制作工資需要掌握的技能、工資發放過程中的疑難雜症以及如何處理調薪等內容,涉及很多實用的Excel計算公式。然后介紹了薪酬體系設計,為薪酬主管介紹了薪點制的設計過程、職位分析與職位評估的操作過程。最后介紹分類薪酬方案的設計與操作案例,包括:年薪制、獎金提成制、計件制、項目制、項目補貼、股權期權、工資總額與業績掛構、企業年金以及職能部門等方案。附錄部分是如何做不付費的薪酬調查的多個案例。全書架構合理,邏輯性強,講解通俗易懂,以表析文,案例豐富,注重案例原創性、與時俱進

,行文可讀性強。本書可作為薪酬專員、薪酬主管、HR、企業高管、MBA、本科生等的參考用書。張明輝,績效管理專家,杭州考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畢業於浙江大學。在中國網通等大中型企業、上市公司等擔任過薪酬績效主管、人力資源部經理、人力資源總監。出版了多本經管暢銷書。為中國電信、塔里木油田等做過績效管理的培訓;為上海、浙江、貴州企業做過績效薪酬管理的咨詢。 第一篇 薪資操作 第一章 讀懂工資條的科目 1.1 一級科目和二級科目 1.2 二級工資科目的計算 1.2.1 基本工資的計算 1.2.2 代扣代繳的計算 1.3 員工與公司對工資的

理解有出入:稅后工資、人工成本 1.4 月收入、年收入的計算口徑 1.5 工資條涉及的勞動法提示 第二章 做工資的基本功 2.1 設計一套Excel月工資表 2.2 設置Excel計算公式 2.3 錄入數據 2.4 檢查數據 2.5 審核、審批 2.5.1 HR經理審核哪些內容 2.5.2 領導審批過程 2.5.3 后續發放:財務和銀行 2.6 薪酬專員須知 2.6.1 個稅的計算 2.6.2 經濟補償金的個稅計算 2.6.3 社保公積金代扣代繳的計算 2.6.4 年終獎的合

理避稅 2.6.5 薪資計算的依據 2.6.6 最低工資標准 2.6.7 工時的規定 2.6.8 加班工資的計算 2.6.9 員工離職經濟補償金、賠償金的計算 2.7 勞動年報申報 2.8 人工成本統計 2.9 Excel特殊函數舉例 2.9.1 IF函數的運用及技巧 2.9.2 多重IF條件函數的運用及技巧 2.9.3 SUMIF條件函數的運用及技巧 第三章 工資發放過程中的疑難雜症 3.1 發放延誤和差錯是怎麼造成的 3.2 薪資發放錯誤如何糾正 3.3 體系審核時被要求整

改,什麼原因造成的 3.4 因薪資發生勞動糾紛,什麼原因造成的 3.5 工資保密能否做到 3.6 怎樣計算競業限制的薪資 3.7 怎樣支付保密協議的薪資 3.8 怎樣計算專項培訓協議違約的薪資 3.9 怎麼規避發生勞動糾紛,公司無法舉證的情況 3.10 怎麼減少員工咨詢工資問題,占用薪酬專員很多精力的情況 3.11 如何運用好職工代表大會或工會,確保合法 3.12 規范與不規范操作的利弊權衡 第四章 調薪處理 4.1 平時的調薪 案例:某民營上市公司薪等和薪級的調整 4.2 年度集中的調薪 案例1:某民營股份公司主

管崗位的調薪思路 案例2:某民營股份公司年度全員調薪思路 案例3:調薪溝通通知 案例4:年度調薪結果通報 案例5:某民營股份公司年度調薪項目說明 案例6:各部門的調薪溝通反饋匯總第二篇 薪酬體系設計 第五章 設計一套公司薪酬體系——薪點制 5.1 公司薪酬體系(薪點制)怎麼建 5.2 職等職級表 5.3 薪酬曲線 5.4 薪點值和測算 5.5 薪資比例 5.6 薪資結構 5.7 地區差異系數 5.8 年度調薪 5.9 薪等薪級表設計案例 5.9.1 某動漫公司的薪等薪級表(見表5.13)

5.9.2 某房產集團鋁業公司的薪等薪級表(見表5.14) 5.9.3 某鋰電池公司的薪等薪級表(見表5.15) 5.9.4 某服裝公司的薪等薪級表(見表5.16) 5.9.5 某電信運營商省公司的薪等薪級表(見表5.17) 5.9.6 某民營上市公司的薪等薪級表(見表5.18) 第六章 薪資配套操作1——職位分析 6.1 審視職位說明書——從薪酬角度 6.2 職位說明書模板的選取和分析 6.3 職位分析的常用方法:問卷 訪談 6.4 組織培訓——職位分析的各種技巧 6.5 實際操作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6.6 審核輔導

6.7 定稿 6.8 職位分析的項目進度表 第七章 薪資配套操作2——職位評估 7.1 崗位評估模型選取 7.2 設計崗位評估統計表 7.3 評委打分 7.4 分數處理——每個職位評委打分的平均分90 7.5分數處理——熟悉、陌生評委的分數加權處理93 7.6分數處理——得分結合權重的加權處理95 7.7確定分類依據97 7.8排序和分類97 7.9崗位評估結果報告——主管崗位99 7.10測試結果與調薪方案的修正100 第八章薪酬制度的撰寫與案例101 8.1薪酬制度的撰寫技巧102 8.2勞動法對薪酬制度的要求102 8.3薪酬制度的變化103 案例

1:某電信運營商省公司薪酬制度103 案例2:某房地產集團配套子公司薪資福利制度112 第三篇薪酬方案設計 第九章分類薪酬方案設計的思路122 9.1年薪制方案設計123 9.1.1年薪制設計的要點及適用人群123 9.2獎金提成制方案設計124 9.2.1附:銷售人員的薪酬體系如何設計?如何談薪?要注意什麼?126 9.3計件制方案設計129 9.3.1計件工資的方案130 9.3.2計件工資的計算公式:單價、產量130 9.3.3計件工資的考核131 9.4項目制方案設計131 9.5年終獎制方案設計134 9.6項目補貼設計138 9.7股權期權139 9.8工資總額與業績掛鉤設計139

9.9企業年金140 9.10職能部門的考核獎金141 第十章年薪制方案操作實例143 案例1:某民營上市公司年薪制方案144 附件1:《薪等職位對應表——年薪制》149 附件2:《年薪矩陣表》150 案例2:某民營集團子公司經營班子年薪制方案150 案例3:某民營集團銷售公司班子成員年薪制方案152 第十一章銷售獎金提成制方案操作實例154 案例1:投資回報率ROI——獨立核算銷售公司的獎金考核方案155 案例2:工程技術公司銷售獎金提成方案157 案例3:跨年度連續業務(合同能源管理)的銷售提成方案161 案例4:鋰電池公司銷售獎金方案(非提成)164 第十二章計件工資方案設計操作實例1

69 案例1:生產部技工計件工資現狀分析報告170 案例2:家紡公司計件制工資問題分析報告(人力資源部內部咨詢項目)171 案例3:某開發區內企業工人薪資調研報告178 案例4:鋰電池A工廠生產員工計時計件工資發放辦法183 案例5:月工時達成率與標准產出工時186 案例6:電池工廠計件工資分配與考核實施細則187 案例7:鋰電池工廠計件工資核定190 案例8:鋰電池B工廠計件、計時工資分配實施細則192 第十三章項目獎設計操作實例194 案例1:技術中心的摸底調查——3家企業項目獎勵的模式195 案例2:控制器促銷項目獎勵方案195 案例3:某電信運營商分公司業務促銷項目獎勵方案(含測算)1

96 案例4:研發項目獎勵分類細則199 案例5軟件公司的項目提成方案(技術部)201 案例6軟件公司的項目提成方案(銷售一部)202 案例7:工程技術公司的項目獎金方案設計與調整變化(費用包干)205 案例8:工程項目圖紙差錯和進度延誤考核獎罰207 案例9:生產部項目考核獎勵辦法209 第十四章年終獎方案設計212 案例1:年終獎方案(業績矩陣)213 案例2:某民營公司20××年度的年終獎發放方案213 案例3:某民營公司年終獎發放辦法215 案例4:年終獎金與年休假測算方案216 案例5:年終獎預發的操作說明217 案例6:生產部年終獎發放辦法218 第十五章補貼項目操作實例220 案

例1:某集團公司通訊費用補貼規定221 案例2:某科技公司津貼規定222 案例3:某科技公司補貼規定223 案例4:某民營企業工齡工資補貼224 案例5:某集團交通費補貼規定224 案例6:關於某員工要求殘疾人保障金返回補貼處理的報告225 案例7:某科技公司工會發放慰問金規定226 案例8:某民營公司關於通訊工具私有化及實行通訊費用補貼的辦法226 案例9:某上市公司關於獨立董事津貼發放辦法的報告227 案例10:海外派駐工程師的補貼227 案例11:某科技公司工程技術人員的出差補貼規定228 第十六章股權期權操作實例230 案例1:股權激勵,從有效到失效,與等待時間有關231 案例2:原始

股的市值預判與實際套現差距231 案例3:市值與套現及套現后的攀比心理232 案例4:不給原始股的隱患233 案例5:中國近期資本市場下的民營企業高管激勵方案233 案例6:擬上市公司股權激勵方案設計234 案例7:擬上市公司股權轉讓個人所得稅、分紅計算表236 案例8:股票提前套現協商股價和個稅扣法的模擬測算236 案例9:擬上市公司股權委托代持合同模板237 案例10:股份自願鎖定承諾書240 第十七章工資總額與業績掛鉤操作實例241 案例1:移動上市公司對省公司工資總額與業績掛鉤辦法要點242 案例2:移動省公司對地市分公司的工資總額與業績掛鉤辦法要點243 案例3:電信上市公司對省公司

領導班子的工資總額與業績掛鉤辦法要點244 案例4:聯通省公司對地市分公司、部門的薪酬總額核定辦法要點245 案例5:吉通對各省分公司的工資總額與業績掛鉤辦法要點246 案例6:網通省公司對市分公司工資總額與業績掛鉤辦法要點247 案例7:浙江某民營集團對子公司工資總額與業績掛鉤方案要點249 第十八章企業年金方案操作250 第四篇薪酬高級專題 第十九章薪酬測算技巧256 案例1:年收入的測算257 案例2:計件工資質量+成本系數考核的測算260 案例3子公司薪等薪級表的審核262 案例4:銷售業務盈虧平衡測算265 案例5:公司重組時的職位薪酬統一方案測算269 案例6:計件工資項目測算思路

271 案例7:工序系數的測算273 小結275 第二十章薪酬預算編制與人工成本控制277 20.1薪酬預算模板278 案例:省公司人員薪酬福利預算說明284 20.2人工成本統計模板285 案例1:分公司工資總額控制方案286 案例2:省公司人工成本統計288 案例3:下達各市分公司人工成本的通知294 案例4:分公司人工成本測算報告296 案例5:人工成本和人員預算制訂規則298 案例6:公司重組階段的人工成本測算300 第二十一章擬上市公司的薪酬規范304 案例1:股份公司上市過程中人力資源調整方案305 案例2:某國企上市前盡職調查(薪資部分)307 案例3:某民營公司上市前計件工資中

加班工資、年休假補償的調整方案309 案例4:關於參加農民工醫保、雙低養老保險情況的報告311 案例5:公司上市前住房公積金現狀摸底312 案例6:擬上市公司銷售中心公積金繳納政策調整313 案例7:公司上市前公積金激勵政策調整方案314 案例8:公司上市前人力資源部對公積金政策調整分析報告315 案例9:擬上市公司子公司本年度社保調整方案316 案例10:擬上市公司勞動合同補充協議、勞動合同解除協議317 案例11:公司上市前員工要求支付加班工資的處理報告318 案例12:公司上市前年終獎與年休假測算319 案例13:擬上市公司人力資源部對年休假問題的批復320 案例14:擬上市公司未休年休

假的補償及獎勵規定322 第二十二章體系審核對薪酬操作的要求324 22.1供應商審核檢查表的解讀325 22.2外企廠驗審核結果(不符合項)的解讀326 22.3社會責任體系SA8000審核對薪資相關模塊的要求326 22.4整改措施328 案例1:考勤和工作時間調整的整改報告330 案例2:辦事處檢驗員、倉保員薪資發放調整331 案例3:加班時間的控制331 案例4:計件工資工時定額整改的爭論332 附錄 附錄A不付費的薪資調查怎麼做334 案例1:向獵頭公司詢問特定職位的薪資范圍335 案例2:多方打聽的薪資調查報告335 案例3:通過HR朋友圈獲得——知名IT企業的技術人員薪資數據33

6 案例4:通過QQ群做薪資調查(人力資源總監,部門經理)338

綠色物料風險評估架構之研究-以電子產業為例

為了解決供應商承諾書的問題,作者吳唯丞 這樣論述:

現今綠色供應鏈管理實務中,主要以歐盟RoHS、WEEE 指令對國內電機電子產業的衝擊與影響最大,因此企業應如何進行環境風險管理,以因應相關環保指令所造成的風險暴露與影響,應是目前綠色供應鏈管理上最重要的一環。目前由於國內大多為OEM/ODM的代工製造商,這些企業在因應綠色議題管理的改革上,最困難的部份在於供應鏈之資訊追蹤與分享的問題,若廠商所提供的各項原物料及零組件的製造資訊,無法有效且透明的傳遞給供應商,其後果可能是公司得付出巨額的賠償金或罰金及商譽損失,因此物料所產生的風險,絕對不能等閒視之。然而,若能藉由合適的物料風險評估方式,除了可以提升進料檢驗作業之效率與縮短人工時間之外,更可以確

保採購之物料符合環保規範及要求,並降低物料進料上之風險與衝擊。而為了選擇適當的風險評估決策因子,本研究藉由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FMEA)之風險評估概念,來建構物料風險之評估架構及準則,其中發生率(O)乃透過物料檢測報告來評估;難檢度(D)是以檢測之難易度來表示;嚴重度(S)則是以供應商承諾書與專案引用次數來呈現,而為了考量此四個風險評估決策因子之重要性與客觀性,本研究結合模糊分析層級程序法(FAHP)來計算風險評估決策因子之權重,並以國內某系統組裝製造商之進料檢驗階段的實際運作情況為基礎,進行物料風險評估之實證研究分析。由於個案C公司目前並無明確之物料抽驗篩選方法及依據,因此個案公司提供本研究

之1,117筆物料/零件數據資料中,經EDXRF檢驗超出警戒值者僅只達4.03%之比例,但若先透過本研究之物料風險評估模式分析篩選後,高風險之物料/零件之不合格率皆超過20%,顯示本研究物料風險評估模式,確實可協助系統組裝廠商之進料品質檢驗(IQC)部門提升其抽驗效率,並強化國內企業因應環保指令規範下的物料風險管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