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港潮間帶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免費下載的地點或者是各式教學

另外網站【台灣・彰化】芳苑潮間帶・跟著海牛下蚵田、摸蛤仔賞生態也說明:西側瀕臨台灣海峽的芳苑,在清朝時稱為「番挖」,從它今日的面貌或許很難想像,這裡曾是鹿港的第二外港⋯⋯隨著這段繁華歷史的消逝,人口外移的情況下,這 ...

國立成功大學 海洋科技與事務研究所 蕭士俊、張懿所指導 洪一平的 地方利害關係人在促進海洋與海岸管理的關鍵角色-以彰化區漁會為例 (2021),提出伸港潮間帶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漁會、利害關係人、離岸風電、漁業保育區。

而第二篇論文朝陽科技大學 環境工程與管理系 章日行、王順成所指導 林建興的 污水處理廠設施優化及能源永續–全興工業區污水處理廠為例 (2019),提出因為有 環境教育、小水力發電、產業文化、彩繪藝術、環境保護、生態休閒的重點而找出了 伸港潮間帶的解答。

最後網站博碩士論文行動網則補充:造成整個彰化縣伸港、線西鄉大部份及鹿港鎮全部的潮間帶消失不見,使原有的潮間帶養殖及雜漁業等漁業型態被迫失業或轉業,只剩伸港及福興鄉福寶潮間帶漁民繼續從事牡蠣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伸港潮間帶,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地方利害關係人在促進海洋與海岸管理的關鍵角色-以彰化區漁會為例

為了解決伸港潮間帶的問題,作者洪一平 這樣論述:

臺灣的漁會屬於公益社團組織,漁會宗旨在增加漁民的知識和技能以改善漁民生活。漁會僱用專職工作人員(非漁民)在中央與地方政府的指導下實施漁業相關管理措施和相關法定規範。漁會因此在海洋事務上扮演一定角色,但又不可全然視為漁民身份。本研究以彰化區漁會為例,研析該漁會在漁業資源保育及離岸風場開發過程,漁會在臺灣海洋與海岸管理制度下的關鍵角色及功能。臺灣至2021年12月為止計畫46處不同法源規範的海洋保護區,其中30處為依據漁業法劃設之漁業資源保育區,其目的在於復育與保育特定經濟魚類資源。彰化縣自2006年起公告三個美食奧螻蛄蝦(Austinogebia edulis)繁殖保育區,由彰化區漁會成立漁民

保育組織共同管理。本研究在彰化縣伸港美食奧螻蛄蝦繁殖保育區,以科學方法進行 4 年(2017-2020年)的美食奧螻蛄蝦資源量監測調查,探討保育區管理成效與利害關係人之關係。另一方面,臺灣發展離岸風電政策推動迅速,形成海洋空間多元利用的競爭,導致漁民和離岸風能開發之間的衝突日益加劇。由於臺灣離岸風電場域大部分位在彰化縣海域,本研究自2016年起進行彰化縣離岸風能電業與當地漁業之競爭之研究,以質性研究問卷調查、深度訪談以及舉直接觀察法,探討漁會在離岸風能政策推動過程中扮演的角色。美食奧螻蛄蝦繁殖保育區管理成效及彰化縣海域離岸風電與漁業競爭之調適二個案例分析結果顯示,區漁會可視為漁民以外的關鍵相關

利害關係人,其參與有利於環境資源保育管理以及海洋多元開發衝突的緩解。本研究建議在漁業資源保育管理議題,應藉由漁會利害關係人建立社區共同管理平臺,漁會推動保護區資源長期監測、尋求政府經費支持,並依據海域變遷適當的保護區管理通盤檢討計畫,此一過程有助推展海洋保育成效。在緩解離岸風電與漁業競爭的調適議題上,漁會建立溝通平台,取得漁民、開發商以及政府單位的共識,有助於海洋風電政策之推動進程。綜整彰化區漁會成為關鍵利害關係人推展海洋與海岸管理的過程,本研究認為該漁會發揮3大功能: (1) 科學化管理與重視生態調查,(2) 致力於宣導各項海洋相關政策對漁民權益的影響,(3)有效的溝通協調角色。相較於其他漁

會,彰化區漁會在海洋與海岸管理推動上成為關鍵功能性的利害關係人。

污水處理廠設施優化及能源永續–全興工業區污水處理廠為例

為了解決伸港潮間帶的問題,作者林建興 這樣論述:

由於全球暖化因素,各國已開始導入環境教育等工作,而台灣也正在努力施行中,以台灣中部之污水處理廠為範疇,主要發現原本之污水處理廠週邊環境與設施因地區偏遠、設備老舊等問題,民眾無法了解污水處理廠對於生活上的實際幫助層面,使得污水處理工程在台灣中部的發展緩慢,有鑒於此,本報告針對中部偏鄉地區之污水處理廠所進行改善設施及永續能源發展,也進行調查及分析,以做為台灣其他污水廠的特色措施發展之參考,本研究以中部全興工業區污水處理廠為例,調查並彙整資料,全興污水處理廠目前所發展特色為:「產業文化」、「彩繪藝術」、「環境保護」及「生態休閒」四大方向,本內涵包含,1.產業文化:建立該區周邊廠商傳統產業之參觀動線

,包括染整業、金屬製造業、資源回收業…等等共16種行業別;2.彩繪藝術:將土建污水處理槽、池共10座,導入目前文青創意設計,優美處理槽外觀,增加民眾接受度;3.環境保護:利用再生能源,係以該區之放流水渠道設計之小水力發電,配合水輪發電機產生電力,供應周邊夜間照明使用;4.生態休閒:該區種植朱槿、大葉欖仁…等約10多種,花木扶疏、綠意盎然,打造休憩場所。本報告利用現有污水處理廠設施及3-5年時間進行改善,重新建立具有低碳、環境教育意義之廠區,提高民眾對於廢水處理廠之概念,以珍惜資源融入生活中,重新定位污水處理廠之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