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概論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免費下載的地點或者是各式教學

人文地理概論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AnthonyWeston寫的 學會思考,你贏定了!:45個讓你站穩立場的論證法則 和DavidHarvey的 新自由主義化的空間:邁向不均地理發展理論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閱讀[人文地理概論]心得也說明:人文地理概論 秒殺搶購網友評鑑5顆星透過網友的介紹終於讓我找到這個產品了博客來專業及教科書及政府出版品-地球與環境科學類分類網友最愛書籍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所以文化 和群學所出版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國文學系 須文蔚所指導 盧俞潔的 張翎《勞燕》中歷史與空間建構研究 (2021),提出人文地理概論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勞燕》、張翎、華語語系文學、歷史建構、空間建構。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國文學系 陳義芝所指導 李欣奕的 臺灣現代詩河流意象研究──以余光中、楊牧、吳晟為例 (2021),提出因為有 河流意象、余光中、楊牧、吳晟的重點而找出了 人文地理概論的解答。

最後網站維達爾·白蘭士-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則補充:著有《法國地理概論》(Tableau de la Geographie de la France,1903)《法國東部》(La France de l'Est,1917)《人文地理學原理》(Principes de la géographie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人文地理概論,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學會思考,你贏定了!:45個讓你站穩立場的論證法則

為了解決人文地理概論的問題,作者AnthonyWeston 這樣論述:

  本書不只適合研究者,也適合所有想要訓練獨立思考與論辯能力的一般人。對於社會上歪理充斥感到憤怒,進而苦思對策的人,更是不能錯過。──畢恆達,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   你能清楚表達自己的立場嗎?  想說服別人時,你可以說出充份的理由嗎?  對自己所相信的事物,你有足夠的理由嗎?  報章雜誌、電視媒體、名嘴,甚至朋友的論點,你能判斷對錯嗎?  你容易受到別人的影響而動搖自己的想法嗎?  什麼樣的見解才能使人更信服於你?    ~ 獨立思考及論辯能力,決定個人社會競爭力 ~ ●你很需要這本書!  .如果你想表達意見,讓人心悅誠服。  .如果你不想再被人左右、人云亦云。  .如果你正在為簡

報、論文苦惱如何下筆。  .如果你想弄清楚政客、商人,還有老闆的言談有沒有道理。  .如果你不想訴諸暴力及情緒,只想尋找快樂生活的各種可能……。 ●本書能給你的遠遠多於這些!  .6大法則讓你說服力無懈可擊  .4個步驟讓你因果關係不會傻傻分不清  .5個概推法則,是你找出事實真相的好朋友  .說話如何面面俱到,讓客戶、聽眾跟著你走  .捍衛好前提,反對者就無法反駁  .一針見血寫出論證清晰的文章 本書特色   ★作文、演講、說話、簡報,終身受用!   ★已譯成八國語言,Amazon網路書店邏輯類暢銷榜第一名。   ★台灣制式教育缺乏的思考、推理、分析、論證和判斷能力,本書完整交給你。   ★

哈佛、劍橋、台大……文理工商學生必讀,各界一致推崇:「這本書很重要,人人都需要!」 作者簡介 安東尼.威思頓 Anthony Weston   美國北卡羅萊納州艾隆大學(Elon University)哲學系哲學與環境研究教授,並兼任加拿大卑詩省皇道大學(Royal Roads University)環境教育與傳播碩士學程。   威思頓著述甚豐,除本書外,在創意思考方面的著作還有《批判思考者的創意》與《倫理學創意解惑》。其學術專長為環境倫理學,撰有《回到地球》、《環境哲學導引》、《倫理學實用指南》、《二十一世紀倫理工具箱》、《如何重新想像世界》等書。   《學會思考,你贏定了!》是威思頓教授享

譽士林、廣為流傳的代表作。 譯者簡介 王志弘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台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碩士、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曾任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教授,現任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   翻譯作品集中於都市研究、人文地理學與文化研究領域,近年譯有《資本的空間》、《無法統馭的城市》、《騷動的城市》、《城市世界》、《新自由主義化的空間》、《新帝國主義》、《遇見都市:理論與經驗》、《社會認同》、《與柯司特對話》、《人文地理概論》、《性別、認同與地方》、《地方》等書。

張翎《勞燕》中歷史與空間建構研究

為了解決人文地理概論的問題,作者盧俞潔 這樣論述:

張翎身為海外移民女作家,於2017年出版的長篇小說《勞燕》,書寫了中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Sino-American Special Technical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1943年至1946年,後簡稱中美合作所)這一機密型的抗日機構,其成立期間與其後的故事。小說裡透過三名男性角色──美國牧師比利、中國士兵劉兆虎與美國軍官伊恩──以及兩隻狗,作為回憶的主要敘事者,並以女性角色姚歸燕作為其凝視對象,交錯書寫這段由鬼魅話語與報導、書信等史料構築而成的故事。關於中美合作所這一機構,由於在對日抗戰期間始終是機密性質,因此其任務的真實內容,直到戰

爭結束後才撥雲見日,然而因為政治立場的緣故,中美合作所在海峽兩岸有截然不同的形象與說法。在對岸1961年出版,大為通行的《紅岩》這部小說中,中美合作所被描述為監禁、偵查共產黨人為目標的特務機構。《勞燕》作為「中國第一部涉及美國海軍秘密援華使命」的文學作品,與《紅岩》一書顯然構築了全然不同的歷史敘事,更可見作家以書寫建構歷史的意圖。本文以新歷史主義作為主要方法,探究《勞燕》一書中張翎的歷史建構;再以魔幻現實主義、現代主義等視角,探析其鬼魅敘事的手法與意圖,並以人文地理學的視角,進行小說中空間建構的研究。期望從以上的探究過程,以《勞燕》一書,標舉出張翎身為海外華語語系作家的座標地位。

新自由主義化的空間:邁向不均地理發展理論

為了解決人文地理概論的問題,作者DavidHarvey 這樣論述:

  財政危機已經漫溢於大部分開發中世界,造成災難性後果,遍及墨西哥到印尼,俄羅斯到阿根廷。當代政治經濟命運的極端反覆無常,似乎嘲弄著我們掌握驅動世界經濟發展之力量的努力。   大衛.哈維是當今最重要的地理學家,也是當前時代領袖群倫的社會理論家,針對當代資本主義提出了全面性的批判。在這本十分迷人的書裡,他指引了邁向理解世界經濟驅動力量的道路,擴大了他近期著述的關鍵主題:新自由主義的發展、蔓延全球的不平等,以及「空間」是個關鍵性的理論概念。   本書既是新研究綱領的重大宣告,也是大衛.哈維核心關懷的簡明導論,更是人文學科與社會科學領域學者及學生的必讀之作。 本書特色   本中譯書翻譯所依據之原

文書版本(即2005年Franz Steiner Verlag, Stuttgart出版之版本),等同於2006年Verso出版的版本 作者簡介   大衛.哈維(David Harvey)   是當代最重要的馬克思主義地理學家。他致力將馬克思主義的分析洞見,運用於都市發展、環境生態、時空關係與意識、後現代情境、城市與社會正義、全球化、文化產業與經濟等議題,企圖從地理學角度補充修正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基本原則,提出了「歷史地理唯物論」(historical geographical materialism)的分析視野。   1935年,哈維生於英國肯特郡(Kent county)的Gillingha

m。他於1957年獲得劍橋大學地理學學位,1961年獲博士學位。最初在英國布里斯托大學(Bristol University)擔任教職,1969年赴美於巴爾地摩(Baltimore)約翰霍普金斯大學(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擔任地理學與環境工程系教授。後於1987年回到英國,在牛津大學地理系擔任哈福德.麥金德(Halford Mackinder)地理學講座教授,後來又返美任職。目前於紐約市立大學(CUNY)研究中心任教。他的重要著作包括《地理學解釋》(Explanation in Geography, 1969)、《社會正義與城市》(Social Justic

e and the City, 1973)、《資本的限制》(The Limits to Capital, 1982)、《意識與都市經驗》(Consciousness and the Urban Experience, 1985)、《資本的都市化》(The Urbanization of Capital, 1985)、《都市經驗》(The Urban Experience, 1989)、《後現代性狀況》(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 1989)、《正義、自然與差異地理學》(Justice, Nature, and the Geography of Differe

nce, 1996)、《希望的空間》(Spaces of Hope, 2000)、《資本的空間》(Spaces of Capital, 2001),以及近期的《巴黎,現代性之都》(Paris, Capital of Modernity, 2003)、《新帝國主義》(The New Imperialism, 2003)、《新自由主義簡史》(A Brief History of Neoliberalism, 2005)和《新自由主義化的空間》(Spaces of Neoliberalization, 2005)等。 譯者簡介   王志弘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副教

授。近期譯有《現代地理思想》、《工作、消費與新貧》、《文化地理學》、《第三空間》、《人文地理概論》等書。著有《流動、空間與社會》、《性別化流動的政治與詩學》等書。

臺灣現代詩河流意象研究──以余光中、楊牧、吳晟為例

為了解決人文地理概論的問題,作者李欣奕 這樣論述:

河流,源遠流長,自古至今,其千姿百態為人們帶來了無限遐思,是文明發展要素,亦為鮮明之地景標誌,劃分疆界也代表國族,從地理或歷史、文化之角度觀,河流都是不可忽視之重要意象,亦是歷來文學家筆下常用之素材。本論文探究現代詩中的河流意象,以余光中、楊牧、吳晟為研究對象。討論河流之特性過渡到文學中之延伸和轉化,從河流之原型中觀察,分析其物質之特性,以及人們對河流之印象所發展之象徵意義,也從河流意象觀詩人對「地方」之認同。經由空間理論與現象學等方法,加上詩人本身之經歷、學養、觀點等,比較其中之共性或衍伸之殊異經營。 余光中之河流,從意象呈顯「鄉愁」主題為主要特徵,河流之「母性」,源自於血、

乳汁等母體內水之生殖、哺育功能,從人們普遍對母親之依附與想望,勾連對故鄉之懷念。再者,從懷想現實之土地,至追念文化、前賢之「懷古」之情,河流代表了血緣之牽繫,乃詩人追溯中華文化史、個人生命史源頭之媒介。余光中寫淡水河也透顯其寫鄉愁之特徵,總追索著永恆的彼岸,或亙古對過往的回溯,以河流傾訴刻骨銘心的精神依歸;楊牧之河流,形塑廣泛之母題,寫人類普遍之經驗、情感,為大至世界,小至個人之歷史探源。河岸之情愛想像連結古典,「渡河」則牽涉到事物、概念之交界與生、死思索,楊牧之生命觀亦藉河流之奔流入海,再化成「雨」降下為河流,向一種循環、圓滿前行。花蓮的河流是「故鄉」之象徵符碼,牽涉遠古神話、創世風貌,到展

現崇高之時、空凝視,兼具私密感與浩瀚感,以文學創造地方,呈顯壯闊而深層之內涵;吳晟之河流從地方感之建構,到水資源問題之控訴,是展現「鄉土」認同的方式之一,飽含詩人對土地與農業、農人之關懷。後期寫彰化之河流,多呈顯河流「受害者」形象,強烈之批判是其特色,亦可連結詩人所參與之社會運動,一併達到喚醒大眾對於鄉土自然與人文地景的關注。 三位詩人分別演示了河流於現代詩中之重要功能,透過比較其異同,可以從不同的視角,觀察河流意象的變化所呈顯之家國意識、哲學思索與生命感悟,發掘其與時代、社會的密切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