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油柴油牌價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免費下載的地點或者是各式教學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環境工程與管理研究所 張添晉所指導 陳婷昱的 剩餘糧食資源化及成本效益分析之研究-以酒精汽油為例 (2020),提出中油柴油牌價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剩餘糧食、資源化、成本效益、酒精汽油。

而第二篇論文中原大學 工業與系統工程研究所 郭財吉所指導 林許宏的 應用系統動態探討纖維酒精使用最佳化 (2017),提出因為有 第二代纖維酒精、系統動態分析、政府補助的重點而找出了 中油柴油牌價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中油柴油牌價,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剩餘糧食資源化及成本效益分析之研究-以酒精汽油為例

為了解決中油柴油牌價的問題,作者陳婷昱 這樣論述:

因應世界人口逐年成長、飲食型態改變及綠能興起之情形,農耕科技迅速進步使農產品產量亦大幅提升,卻也導致全球生產過剩現象,為解決生產過剩及能源耗竭之情形,全球開始積極推動酒精汽油。而推動期間,各國面臨生產酒精原料農糧「與民爭糧」、生質酒精導致車輛零件腐蝕、製造生質酒精成本昂貴及建立需求市場等問題,本研究藉由分析空氣污染減量及發展成本效益,探討我國推動酒精汽油之發展策略。我國酒精汽油需擬訂長期規劃,針對車輛推動管理、推動教育宣導、積極研發關鍵技術及研擬法規制度四項發展策略進行推動,藉由公告車輛相容性規格、環保觀念宣導、燃油摻配技術及給予稅賦優惠等方向推動,仍可使本國推動酒精汽油具可行性及價格競爭力

應用系統動態探討纖維酒精使用最佳化

為了解決中油柴油牌價的問題,作者林許宏 這樣論述:

台灣於2007年時推動E3酒精汽油,根據當時經濟部能源局定義,E3生質酒精係指以百分之三生質酒精摻配於車用無鉛汽油之油品,希望於2011年全面供應E3酒精汽油。當時以甘蔗為原料推動第一代生質酒精,但目前為止仍然無法全面推行。根據梁啟源與鄭睿合研究,第一代生質酒精原料成本占總體成本80%,主要原因是台灣腹地小,原料成本無法以賴大量種植使其下降。第二代纖維酒精可應用含有纖維素與半纖維素原料提煉酒精,台灣稻稈年產量1,827萬噸,原料數相較第一代生質酒精充足,可以提煉更多酒精量,以更快達到經濟效益。本研究結合總體汽油需求、國內酒精汽油車輛數占比、不同地區原物料取得價格…等因素,模擬出更貼近真實狀況

,且添加碳交易概念,將相對無鉛汽油減少的碳排放實質回饋於製造商,降低製造成本。利用VENSIM進行系統動態,探討全台供應E3酒精汽油時,第二代纖維酒精製造成本狀況,且提供政府消費者在不同價格差價接受區間下,酒精汽油需求量上升狀況,作為政府補助基準,以利推動酒精汽油。模擬發現若全台供應E3酒精汽油時,纖維酒精製造成本(不包含利潤)為26.64至41.68元/公升,價格區間大原因於需求量上升,需要去更遠的地區取得原物料,這提高了原物料運送成本,並且越接近都會區的原物料,價格相對郊區成本更高,這也直接影響最終製造成本。精煉廠的擴大也是提高製造成本原因之一,全面供應時的纖維酒精需求約為41.14萬公秉

,精煉廠的年基準產量為15萬公秉,勢必需要擴大廠區提升產量才可滿足龐大的需求。本研究還發現若消費者接受價格差價範圍為1元,則在2018年即可推動酒精汽油,且需求量會持續上升,於2028年達到台灣可精煉酒精最大量;差價接受範圍擴大為2元,則2027年需求量會上升,但需求量提升直接影響了成本,導致隔年需求量提升停滯,此時需要政府補助每公升0.2元/公升,才能使酒精汽油擁有價格優勢;接受範圍擴大為3元,無補助情況下,近二十年內都無法推行。目前台灣E3酒精汽油維持與95無鉛汽油相差1元,但銷售量不如預期,推測目前民眾對於無鉛汽油依賴性較高,對於酒精汽油與無鉛汽油價格接受度高於1元,政府可以增加補助金額

加速推行速度。若以可用酒精汽油車輛數占比作為依據,最佳推動時間點為第11年,此時全台機動車全面可以使用添加E10以下任何酒精汽油,表示民眾對石油依賴性下降,更能依照價格選擇有利一方,政府有機會以較少的補助推動酒精汽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