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定義製造業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免費下載的地點或者是各式教學

中小企業定義製造業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黃欽勇,黃逸平寫的 矽島的危與機:半導體與地緣政治 和田中道昭的 引爆趨勢8大巨頭未來策略:從Apple Car、亞馬遜智慧工廠到微軟混合實境,提前掌握即將撼動所有產業的科技趨勢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出版社 和商周出版所出版 。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國際企業學系 林欣美所指導 吳世斌的 探討台灣中小企業如何發展技術能力與市場能力:資源基礎理論觀點 (2009),提出中小企業定義製造業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技術能力、市場能力、優先發展能力。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中小企業定義製造業,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矽島的危與機:半導體與地緣政治

為了解決中小企業定義製造業的問題,作者黃欽勇,黃逸平 這樣論述:

面對地緣政治帶來的風險,台灣半導體產業如何再創奇蹟?     半導體與供應鏈為台灣與國際接軌最重要的戰略武器,而在COVID-19 疫情期間,半導體供需失衡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聚焦台灣的樞紐角色更甚以往。然而,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到底是懷璧其罪,還是護國神山?近年國際局勢的瞬息萬變,顛覆了全球的地緣政治,對企業帶來的影響力甚至可能遠大於技術創新與經營變革。     本書兩位作者分別為超過30餘年資歷的科技產業分析師,並為身經百戰的跨界創業與產業專家,另曾主持及帶領過多項政府企業顧問研究專案計劃,以及亞洲供應鏈研究分析團隊,他們透過本書深刻回望半導體的產業變遷,如何在張忠謀、蔡

明介等多位時代英雄帶領之下,成就台灣半導體產業的世界地位,並分析競爭對手如美國英特爾、韓國三星等代表性企業的經營戰略,如何影響著各自發展的腳步。     今時今日,面臨美中兩國的利益衝突,不僅讓位處前線的台灣再聞煙硝味,也必須在與日韓的競合、東協南亞國家的緊追下,思考如何延續半導體產業的現有優勢。本書結合作者多年的產業研究經驗,寫下對時局的觀察,希望提供不同視角的省思,思考「我們應該用什麼角度觀察台灣半導體產業的未來?」   本書特色     1. 以時間為經、地域作緯,宏觀剖析包括美國、中國及日韓、印度等國家的半導體業之過去、現在及未來展望,提供最精闢的產業趨勢觀察,期

能進而回歸提升台灣本土附加價值、提高長期競爭力,方能成為真正的「東方之盾」。     2. 於全球疫情未退、兩岸軍事威脅升高之際,跳脫對半導體產業過於自滿而產生的偏頗,以客觀角度提醒台灣半導體業所面臨的危機與轉機,有助我們思考自身之於全球地緣政治所扮演的角色。     3. 全書並附有大量圖表,輔以理解全球半導體業發展及相互角力之影響。   重磅推薦(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林本堅| 中研院院士、國立清華大學半導體研究學院院長    宣明智| 聯華電子榮譽副董事長   張    翼|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國際半導體產業學院院長   焦佑鈞| 華邦電子董

事長兼執行長   陳良基| 前科技部部長、國立臺灣大學名譽教授   簡山傑| 聯華電子總經理     「我強烈推薦所有在半導體產業工作的從業人員、甚至有意投入半導體產業的大學生及研究生都仔細閱讀此書,這將有助於了解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全貌及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張翼(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國際半導體產業學院講座教授兼院長)

探討台灣中小企業如何發展技術能力與市場能力:資源基礎理論觀點

為了解決中小企業定義製造業的問題,作者吳世斌 這樣論述:

論文名稱:探討台灣中小企業如何發展技術能力與市場能力:資源基礎理論觀點校院系: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管理學院國際企業學系 頁數:76畢業時間:99年/6月 學位別:碩士生研究生:吳世斌 指導教授:林欣美博士摘要 台灣地區的企業97.7%以上都是中小企業(經濟部統計處,2008),這些中小企業對台灣經濟的發展有極重要的貢獻。然而,相較於大企業,很少有研究探討中小企業(Karagozoglu and Lindell,

1998),特別是針對中小企業如何利用有限資源發展公司能力,讓企業在動態環境中具備競爭優勢,與其他大型企業抗衡。 台灣對中小企業的定義,依就業人數與營業額或資本額訂定兩種標準。以就業人數而言,製造業、營造業、礦業與土石採取業為200人以下,其他業別為50人以下;以營業額或資本額來定義則是製造業、營造業、礦業與土石採取業為實收資本額在新台幣八千萬元以下,其他產業則前一年營業額在新台幣一億元以下(Taiwan SMEA, 2008)。美國中小企業定義製造業每年營業額在350 萬美元以下者,經常雇用從業人員數在500 人以上,1,000 人以下者,凡是符合其中一項者皆屬於中小企業。本研究的個

案公司是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thin-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以下簡稱TFT-LCD)設備製造供應商,符合美國中小企業有關中小企業製造業從業人員數在500 人以上,1,000 人以下者的規定。 雖然中小企業資源較缺乏,規模也較小,而且財務、技術及人力資源都受限,這些明顯的障礙將限制它的發展(Chen and Huang, 2004)。但是,中小企業也具備大企業所沒有其他的優勢,例如:簡單(simplicity)、彈性(flexibility)、速度(speed)與尋求競爭力的能力(competitiveness seeking

ability) (Fiegenbaum and Karnani, 1991; Wynarczyck, Watson, Storey, and Donald, 1993),就因為這些特性,中小企業容易創新與創造 (Cohen and Klepper, 1996; Roper, 1997),基於此,激發我們探討中小企業如何發展公司技術能力,其技術能力發展的優先順序為何,及其公司技術能力的發展如何帶動發展市場能力的策略思考為何,提供後續的中小企業業主的參考。 在動態環境下,公司能力的更新與提升才是取得競爭優勢的關鍵 (Foss, 1997; Mahoney, 1995; Schulze,

1994; Teece, Pisano and Shuen, 1997)。對中小企業而言,應有效組織與整合有限的資源,集中資源發展公司能力,並藉由能力提升,形成企業的競爭優勢。因此,中小企業能力的發展是維持競爭優勢的唯一出路。 以往的研究著重能力發展的順序性,並未說明先發展何種類型能力,再發展其他能力。為解決這個缺口,本研究主要的研究目的在於探討中小企業如何利用有限的資源有次序的發展企業生存與發展所需的能力。本研究衍伸Danneels (2002, 2007)顧客能力及Salter (1990) 市場能力的觀點,發展出中小企業所需要的市場能力,資源有限的中小企業可以先發展技術能力,然後

藉由技術能力的發展來建置市場能力的策略考量。透過探討中小企業應優先發展技術能力,並說明公司發展技術能力所需具備的條件特質,提供中小企業者參考。

引爆趨勢8大巨頭未來策略:從Apple Car、亞馬遜智慧工廠到微軟混合實境,提前掌握即將撼動所有產業的科技趨勢

為了解決中小企業定義製造業的問題,作者田中道昭 這樣論述:

深度剖析 8 家行業巨頭,一窺未來趨勢地圖! 沃爾瑪如何成功數位轉型、絕處逢生? 亞馬遜在「後貝佐斯時代」出現何種策略轉向? 特斯拉在電動車背後,有何更遠大的生態系規劃? 科技業 X 零售業 X 製造業 X 金融業 X 電商產業 X 汽車業…… 不可不知這 8 家企業的策略走向與未來布局! ☑8家先行者的策略布局 作者田中道昭教授從多個領域中,精選出 8 家走在「最前端」的企業,探討它們的經營策略。這 8 家企業都能迅速因應政治、經濟、社會、科技或價值觀的變化,而做出調整: ▍Walmart 沃爾瑪:從「跟不上時代」,到成功整合線上、實體 ▍Tesla 特斯拉:打造「創能、儲能、

用能」一條龍的潔淨能源生態系 ▍Apple 蘋果:用自駕電動車 Apple Car 爭奪業界生態圈霸權 ▍Salesforce 賽富時:「使命、事業結構、營收結構」三位一體的 SaaS 巨擘 ▍Microsoft 微軟:搶占智慧型手機之後的關鍵平台——混合實境(MR) ▍Peloton 派樂騰:將健身飛輪車事業的本質徹底數位轉型 ▍DBS 星展銀行:開放 API,化身隱形銀行,改善客戶體驗 ▍Amazon 亞馬遜:以 AWS 跨足製造現場與健康照護產業 除了解析這 8 家領航者的核心價值觀與商業模式,作者針對每家企業都會製作表格,呈現「現狀課題」以及「理想的世界觀」的對照。「現狀課題」即該公

司目前的做法(以及傳統的產業實務)與困境,是從企業立場的 4P 來描述(產品、價格、通路、推廣),而「理想的世界觀」即該企業整體策略或願景,從顧客立場的 4C 來描述(顧客價值、顧客成本、方便性、溝通),極具參考價值。 本書最後,作者提供一章「熱血數位轉型教室」,內容來自於作者在「數位轉型學院」舉辦過的工作坊,這套方法已有 45 家日本指標型企業導入,能幫助讀者構思一套自己的數位轉型策略。 ☑數位 x 環保 x 公平 本書中所探討的 8 家企業──崇尚「顧客中心主義」的亞馬遜、追求「客戶成功」的賽富時、重視「成長心態」的微軟、「翻新企業文化」的沃爾瑪、「貫徹執著(顧客體驗)」的派樂騰、想

以「太空等級的浩瀚,物理等級的細膩」來拯救地球的特斯拉,以及因為「讓數位化深入公司核心」而成為全球最佳數位銀行的星展銀行,它們都可以說是嘗試從本質推動轉型,並已逐漸獲致成功的企業。 不過,由於過度追求便利所造成的弊病,甚至還影響到了「環保」和「公平」。這個教訓,讓企業在推動數位化之際,還需結合環保與公平,以期發揮綜效。我們已不能再個別看待「數位」、「環保」和「公平」的議題,而是要用三位一體的方式來思考。如此一來,人類與地球環境才能共創可永續發展的未來。 藉由本書,期望讀者能將這 8 家先行者所展現的創新意志,以及執行力,應用在自己企業的經營管理上。   專文推薦—— 詹文男/數位轉型學

院共同創辦人暨院長、台大商研所兼任教授 前瞻推薦—— Miula /M 觀點平台創辦人 邱奕嘉/政大商學院副院長兼EMBA主任 游舒帆/商業思維學院院長 蘇書平/先行智庫執行長 (依姓名筆畫排序) 「本書內容除了具未來性,也有很接地氣的實務性,更難能可貴的是作者提供了操作性高的策略性思考架構,讓讀者可以探索己身企業如何從 4P 到 4C,以及如何思考數位轉型的旅程,很值得推薦給所有想做出改變的企業全體員工共讀!」 ——詹文男/數位轉型學院共同創辦人暨院長、台大商研所兼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