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各省簡稱省會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免費下載的地點或者是各式教學

中國各省簡稱省會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胡碩勻寫的 節稅的布局:搞懂所得稅、遺產稅、贈與稅與房地合一稅,你可以合法的少繳稅,甚至一輩子不繳稅。(2021~2022年版) 和的 聖瑪麗閨雅手札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中华】中国各省水彩地图也說明:中國各省 的省會及簡稱 省份簡稱省會 北京市京北京 上海市滬上海 天津市津天津 重慶市渝重慶 黑龍江省黑哈爾濱 吉林省吉長春 遼寧省遼瀋陽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任性出版 和光啟文化所出版 。

輔仁大學 宗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莊慶信所指導 金梅玲的 聖道明與道明會的宣道精神 –以道明會士在臺灣福傳經驗為印證 (2014),提出中國各省簡稱省會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天主教、聖道明、道明會、中華道明會、宣道精神。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藝術史研究所 顏娟英所指導 夏亞拿的 暗潮洶湧的藝壇:戰後初期台灣美術的動盪與重整(1945-1954) (2011),提出因為有 戰後初期、本地美術家、木刻版畫家、傳統水墨畫家、中國化文化政策、台灣美術界、省展的重點而找出了 中國各省簡稱省會的解答。

最後網站中國各省區、省會、面積和人口表- IT閱讀則補充:全 稱 簡 稱 省會(首府) 面積(平方公里) 人 口 安徽(Anhui)省 皖 合肥 139700 56750000 北京(Beijing)市 京 北京 16800 10860000 福建(Fujian)省 閩 福州 121300 30370000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中國各省簡稱省會,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節稅的布局:搞懂所得稅、遺產稅、贈與稅與房地合一稅,你可以合法的少繳稅,甚至一輩子不繳稅。(2021~2022年版)

為了解決中國各省簡稱省會的問題,作者胡碩勻 這樣論述:

  內附2021年最新免稅額、扣除額一覽表(未上市股票交易所得也要計入所得)。   新增不動產實價登錄新制表格,預售屋紅單交易將納入管理。   保險的要保人今後也不能說改說改,須繳驗哪些證明書才能辦理?   還有,你看過爆紅韓劇《夫妻的世界》嗎?這是所有夫妻必學的財產分配課。      ◎我年收入80萬,他年收入100萬,為什麼報稅時我繳的錢居然比他多?   ◎家長會費、安太歲、植牙、整形、政治捐款……哪些花費可以用來合法抵稅?   ◎兒女不孝,我死後一毛都不給,外傭認真顧我,以後把錢全給她,法律允許嗎?   ◎想買房送女兒當嫁妝,怎麼給,不會被政府課贈與稅?

  ◎儲蓄型保單,受益人不能隨你高興填,不然國稅局會找上門。     所得稅、遺產稅、贈與稅到房地合一稅,   你一輩子都會用到的稅務知識,本書通通告訴你!   讓你可以合法的少繳很多稅,甚至一輩子不用繳稅。     上班族都以為自己領的是死薪水,賺的錢絕對逃不過國稅局法眼,   甚至誤以為,節稅是有錢人才要做的事,跟自己無關。   但天天在幫老闆做節稅規劃的信達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胡碩勻說,       變有錢的第一步就是懂節稅,因為節稅跟收入多寡無關,   是一種你對自己財富配置的布局,領死薪水的上班族更需要。     不論是小資族、頂客族、單

身族,或四口家庭,   小從每月薪水自提勞退金、買保險,大到數百萬的房屋貸款到遺產規畫,   只要你搞懂政府收稅的遊戲規則,不僅可以合法節稅,還能幫自己加薪。     ◎讓錢流進來,再也不出去──個人所得稅篇     ‧賺錢管道百百種,政府最愛這10種:   薪資、利息、租賃、財產交易、中獎……這些有憑有據的收入通通都要報稅,   那麼,領死薪水的你要怎麼節稅?   只要每月薪資自提6%進勞退帳戶,馬上就能節稅,有超過90%的上班族都沒發現。   做網拍、有外快、斜槓青年,怎麼節稅免稅?     ‧你有正當收據,政府就會放過你:   給廟裡的香油錢

、為兒女點的光明燈,哪一個才能抵稅?   照顧媽媽的看護費用、幫老爸裝的假牙、青春期女兒的牙齒矯正,   捐錢給私校辦學,捐錢給慈善基金會……有錢的人用哪種方式合法節稅?       ◎把愛與錢一起傳下去──遺產稅篇     最療癒老人的事,就是寫遺囑,遺囑要怎麼交代,才有法律效力?   關於繼承,你拿到的是錢還是債?得先了解限定繼承與拋棄繼承。   陪我最久的親人就給最多,法律准許嗎?先弄懂遺產繼承的應繼分與特留分。   在國稅局眼裡,哪些財產最值錢?遺產估價決定你能不能繼續當富二代。     ◎喜歡嗎?送給你──贈與稅篇     有錢人為什麼

這麼愛買豪宅給兒女?   原來留不動產給下一代超節稅,如果附房貸居然更划算。   長輩送什麼給新人當新婚賀禮,最能表達祝福之意又能躲過贈與?       ◎有房斯有財,儘管政府要你萬萬稅──不動產篇     省吃儉用買下不動產,政府會收你萬萬稅,怎麼合法減免?   不動產實價登錄後加上房地合一稅,隨便賣房等於再多送一間房給國稅局!   不用擔心,只要你弄清楚一生一次、一生一屋的規則,   還有重購退稅加上自用住宅優惠,賣房就能不用繳稅!       搞懂所得稅、遺產稅、贈與稅到房地合一稅的所有眉角,   你可以合法的少繳稅,甚至一輩子不繳稅。

  內附2021年最新免稅額、扣除額一覽表。   名人推薦     商周集團總經理/朱紀中   社團法人台灣省會計師公會名譽理事長/呂志明   台灣創速創辦人、台灣投資人關係協會首席顧問/余凱文   理財教母、前《Money錢》雜誌社長/林奇芬   國立政治大學財務管理系教授/周行一   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教授、中國信託金融控股公司獨立董事/張士傑   政治大學教授、劍橋大學經濟博士/郭維裕   保險行銷集團董事長/梁天龍   理財暢銷書作家/闕又上   TIAG(國際會計集團)、TAG聯盟主席兼CEO/Richard Attisha

  各界推薦     「學做有錢人,就從布局節稅開始!」──朱紀中,商周集團總經理     「想合法的少繳稅捐嗎?您可參閱本書。」──社團法人台灣省會計師公會名譽理事長/呂志明     「一生必讀的理財經典。」──余凱文,台灣創速創辦人、台灣投資人關係協會首席顧問     「繳稅人人有責,節稅人人有權。輕鬆搞懂節稅布局,讓你的錢長大;跟著名會計師學節稅,讓你的錢輕鬆變大。」──林奇芬,理財教母、前《Money錢》雜誌社長     「這是一本易讀實用的好書。」──周行一,國立政治大學財務管理系教授     「一本大家都可以參考的稅務實用好書。

」──張士傑,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教授、中國信託金融控股公司獨立董事     「這是一本淺顯易懂的節稅實用寶典!」──郭維裕,政治大學教授、劍橋大學經濟博士     「看了《節稅的布局》,你能輕易搞懂如何合法的使稅後財富最大化。有錢人該看、上班族也該看,財務顧問師更該看!」──梁天龍,保險行銷集團董事長     「投資,巴菲特說財報就像球賽的計分板, 看不懂你就無法了解比賽。而理財,稅務規劃就是合法的創造財富, 不懂規則,你輸在起跑點,也流失了金錢。胡碩勻有會計師和財務規劃師的雙重身份,讓節稅有了布局和規劃的意涵!」──闕又上,理財暢銷書作家  

中國各省簡稱省會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武漢市簡稱「漢」,別稱江城,中國超大城市和國家中心城市之一,湖北省省會、副省級城市,中國中部暨長江中游地區第一大城市,也是中部地區的政治、經濟、金融、商業、物流、科技、文化、教育中心及交通、通信樞紐,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九省通衢」的美譽。武漢是中國經濟地理中心,中國三大「內河航運中心」之一,也是中國客運量最大的鐵路樞紐和航空、公路樞紐之一。「黃金水道」長江及其最大支流漢水橫貫市區,將武漢一分為三,形成了武昌、漢口、漢陽三塊區域隔江鼎立的格局,史上統稱之為「武漢三鎮」。清中後期至民國,武漢經濟發達,是僅次於上海的中國第二大國際大都市,繁榮程度位居亞洲前列,被稱為「東方芝加哥」,而武漢也繼承了這一美稱。1911年,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發生在這裡,中華民國誕生於此。1927年,國民政府決定將武漢三鎮合併為京兆區(首都),並將其設為中國的第一個「直轄市」。同年,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及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遷到武漢,中國共產黨中央機關也搬到武漢,使其一度成為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抗日戰爭初期,國民政府在內遷伊始將武漢定為臨時陪都,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焦點城市。1949年以後,武漢轉型成為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武漢是中國重要的科教研發和新興產業發展基地。截至2011年,武漢大學生人數已超過100萬,在世界所有城市中名列第一。截至2015年,武漢高等院校高達82所,僅次於北京。近年來,武漢經濟大幅增長,被認為是國內「唯一能夠實現製造產業升級換代的城市」和中國發展速度最快的極少數城市之一,目前全市高新技術製造業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僅次於深圳等極少數城市,城市創新能力在全國排名第二。
武漢市古有夏汭、鄂渚之名。武漢地區考古發現的歷史可以上溯距今6000年的新石器時代,1956年,湖北省博物館對東湖之濱的放鷹台進行考古發掘,發現了石斧、石錛以及魚叉等新石器時代遺存,經認定屬於屈家嶺文化。武漢最早的傳說是關於大禹曾在此治水成功的故事,至今武漢漢陽江邊的禹功磯上建有禹王廟。在黃陂區發現的距今約3500年前的盤龍城遺址,是迄今中國極少數已發現並保存完整的商朝古城之一,被認為是「武漢城市之根」,也是目前武漢擁有著比北京、西安等更為悠久的建城歷史的考古依據。
1858年清朝與列強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天津條約》中增闢的11個通商口岸,包括漢口。1861年3月漢口正式開埠。由此,漢口開始了由傳統商業市鎮向近代國際大都市的轉型。此後,漢口先後開闢了英、俄、法、德和日五國租界,40餘個歐美國家在漢設立領事館。外國各路商人先後來漢通商,從此武漢的對外貿易大幅增長,貿易量穩居全國前四,成為全國四大港口之一,其中有40年對外貿易總額占全國外貿總額的10%左右,居全國第二位,呈現出了「駕乎津門,直逼滬上」的態勢。隨著漢口在商貿更趨國際化,大批外商在此興修碼頭,設立銀行,成立公司,極大提升了漢口的國際輻射能力。至清末,外商在漢開辦的經營土洋貨銷售、金融、航運、房地產的洋行劇增。就具體的實業經濟而言,制茶是當時漢口最大的工業,出口占全國6成。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首義於武昌爆發,革命成功後,起義軍宣布脫離清朝,建立軍政府,成立中華民國,隨後中國各省響應,清朝被推翻,中國2000多年的封建時代宣告結束,武漢成為改變中國命運的地方,於是每年十月十日的武昌起義紀念日,定為中華民國的國慶節。1912年1月,黎元洪成為臨時總統兼湖北都督。抗日戰爭初期,南京國民政府將武漢作為戰時首都據此抵抗日軍入侵,為國民政府內遷爭取時間。1937年11月,國民政府行政院軍事委員會等部門陸續遷至武漢,蔣中正來到武漢指揮全國抗戰,中國共產黨有關方面力量也陸續來到武漢,國共兩黨在武漢展開了第二次國共合作。武漢作為國民政府和國民黨中央各重要機關的臨時辦公地點,成為中國政治、軍事、文化中心。
2019年底發生新型冠狀病毒事件,至2020年1月23日因疫情擴散而宣布 10:00 後實施武漢市建國以來的首次全城封鎖政策;隨後當日相鄰的鄂州市、黃岡市也相繼封城。

聖道明與道明會的宣道精神 –以道明會士在臺灣福傳經驗為印證

為了解決中國各省簡稱省會的問題,作者金梅玲 這樣論述:

「宣道弟兄會」,或更普遍被稱為「道明會」,是西班牙傳教士聖道明於1215年創立的。在羅馬天主教教會和眾多修會中,是歷史悠久而影響很大的一個修會。他對中古時代的教會最大的影響是會士們訂立以傳道為目標,同時堅守安貧的生活。道明會成為教會改革的一支動力,更成為在世界各地推廣天主教義的主力。 筆者從小領洗為天主教徒,目前是臺北市吉林路聖道明天主堂的虔誠教友。基於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喜愛,民國83年受訓成為臺北市文獻委員會第四期導覽解說老師,二十年來常利用假日在臺北孔廟、保安宮、龍山寺、芝山岩、剝皮寮等處義務導覽。自從考上輔仁大學宗教研究所,才驚覺自己對投入最多的聖道明教堂,所知不多,也不完

整。因此筆者以聖道明、道明會精神與沿革為論文主題,並藉由來臺福傳的道明會士的努力,印證他們對道明精神的實踐。 目睹13世紀教會對異端的無效宣道,聖道明發起組織修會的決心;這個修會的會士以入世的態度積極宣道,生活上持守出世的清貧,精神上強調默觀祈禱,做法則強調教育推廣,組織上發展成功能性的民主。道明會迅速成長,遍及全中歐,並努力擴散。由於道明會的目標明確,各個省會能自立深耕等因素,道明會即將在2016年滿800年。在這不算短的期間,歐洲從中古時代莊園制度發展出國族思想,國家權力的成長削弱了教會的影響。新教的形成、產業革命、中產階級興起,都對教會及修會產生改革壓力。究竟一個歷史悠久的修

會所堅持的美德與做法,到了現代社會,那些做了改變、那些得以延續呢? 道明會會士傳道任務從歐洲推廣到新區域。玫瑰聖母會省的會士在菲律賓的教務得到宏大的進展。但是會士在臺灣,面臨民族文化差異,讓教務推廣進展相對遲緩。這些遠道來臺的宣道士,面對這些困難,如何秉持聖道明的精神,也是我們想探討的課題。 回顧道明會的沿革,我們了解到道明會是一個能因應社會、科技環境改變而調整的動力團體。創會之初所堅持的某些外在形式,雖然隨著時代的演變而不再那麼重要,但是它的核心精神,卻隨著歷代會士的努力而傳承至今。

聖瑪麗閨雅手札

為了解決中國各省簡稱省會的問題,作者 這樣論述:

  五封來自十七世紀聖瑪麗閨雅的古典法文手稿,可能是世上僅存的完整親筆原稿。我們何其幸運,能如此親密地與古聖賢人在字裡行間相會。因五封信函的內容屬事務性,不容易對聖瑪麗閨雅的一生有概括性的認識。因此,本書藉由與歐洲、中國同時期的天主教歷史人物之對照,以簡單呈現聖瑪麗閨雅之生平與事蹟。   期盼不同語系人士將此書譯為各種文字,並由宗教、歷史、文學、社會等不同層面加以論述,以緬懷聖瑪麗閨雅不凡的一生。   前言/5 「聖瑪麗閨雅生平重要日期、事蹟」與「歐洲、中國同時期天主教歷史人物事蹟」對照表/7 手札一之一/20 手札一之二/26 手札二/32 手札三/42 手札四/52

手札五/60 參考書目/85   前言   2015年春夏之際,聖吳甦樂會[1]中華省會斐德修女希望我翻譯有關聖瑪麗閨雅的書,這是我首次得知「聖瑪麗閨雅」這個名字。當天晚上,翻閱著修女交給我的三本書(兩本法文和一本英文),感於聖瑪麗閨雅生涯轉折變化之大與其終生信念之堅定,就想先去她生活過的地方走走看看。如此心起念動,同年夏天即至法國、加拿大,順著她的足跡,感受她的熱情;尋尋覓覓,細心求證;但直到決定出版這本《聖瑪麗閨雅手札》,心中仍不無忐忑:只有五封書信,足以成冊嗎?   面對十七世紀古典法文手稿,一字一句地解讀︑翻譯︒工作進行極為緩慢,只因內心疑慮未消︒就在擲筆考慮放棄之際,隨意拿起

書架上的一本書──吳立紀修士所著《瑪麗閨雅》,讀到以下這段文字:   「《書信集》[2]總共收集278封信或信的片段。其中唯有約二十封有原稿或忠於原稿的手抄本(就此數目,克勞德對其中十二封原稿和二封手抄本似乎一無所知)。所有其他信件的內容都遭修飾,或分割,甚而是由幾封原稿合併而成。」[3]   區區數語,當頭棒喝!驚覺自己何其有幸:在魁北克,戴著棉質白手套,拜讀了三百多年前聖瑪麗閨雅的五封親筆信函,可能是世上僅存的完整親筆原稿,真真實實的五封!我還猶豫嗎?自此,心懷感恩,虔敬地展開分享之路,盼和讀者分享這五封歷經三個多世紀滄桑流離,幸運傳世的聖瑪麗閨雅親筆信函。   如一盞溫煦的燈火,斐

德修女指引我朝聖之路。在法國都爾修院,Proust修女每天都親自或安排其他修女帶我去聖瑪麗閨雅曾經生活過的地方探訪,並描述當時可能的情境。Noëlla修女為我開啟了魁北克修院之門,眾多修女更是寬容地讓我在檔案室和圖書室自由來去。某日午餐時,ㄧ位修女關懷地問:「今天有收穫嗎?」我興奮地說:「有啊!我讀到了聖瑪麗閨雅的親筆信。」,她既驚訝又落寞地說:「我幾乎一生都在此修道院,卻不知有此物。」   謹以此《聖瑪麗閨雅手札》獻給吳甦樂會修女,彌補無法親炙之遺憾,並感謝她們為我開了重重方便之門,讓我得能聆聽聖瑪麗閨雅穿越三百多年親自訴說︒順著她流暢的筆跡,傾聽她的心聲,體會她全心奉獻的熱情。能如此親密

地與古聖賢人在字裡行間相會,此等恩寵,亟願共享,並共勉。   第五封手札是聖瑪麗閨雅晚年寫給一位年長修女的信。自忖由修女翻譯應更貼切,感謝高凌霞修女願意執筆。去年獲得專研古法文的翁德明先生首肯,為譯稿審閱。當下我懂了:斐德修女[4]、高凌霞修女[5]、翁德明先生[6]、封面設計李慶麟[7]和我[8]都曾是聖吳甦樂修會在台灣創辦的文藻外語專科學校[9]的師生!為紀念聖瑪麗閨雅逝世348週年,還有什麼比我們共同呈上這本古典法文與中文對照的《聖瑪麗閨雅手札》更有意義?   期盼不同語系人士將此《聖瑪麗閨雅手札》譯為各種文字,並由宗教、歷史、文學、社會等不同層面加以論述,以緬懷聖瑪麗閨雅不凡的一生

。因五封信函的內容屬事務性,不容易對其一生有概括性的認識。因此我以十七世紀歐洲與中國天主教往來關係為背景,呈現聖瑪麗閨雅的生平與事蹟。對照之下,在那富庶、輝煌的路易十四與康熙時代,更能顯示聖瑪麗閨雅冒險遠渡大西洋,到加拿大尚待開墾的原始荒地,向魁北克印地安土著傳播天主福音的珍貴情操。而瑪麗閨雅修女終其一生,堅定完成耶穌的囑託,將生命油燈的最後一滴都奉獻給印地安土著,終而被尊奉為「魁北克之母」的聖榮。   書中內容,因時間久遠,所參考書籍經不同人士增刪,敘述不盡相同。錯誤、疏漏之處,懇請專家學者不吝指正。   鍾玉英謹識 2020 年初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聖吳甦樂是第三、四世紀為信仰而犧牲的偉大女性︒聖安琪於1535 年在義大利創立女性在俗團體,不發聖願,但有深度靈修生活,以聖吳甦樂作為主保聖人,此團體即名為「聖吳甦樂會」。十七世紀聖吳甦樂會擴展至法國時,已轉型為隱修院,在宣發之隆重願:貞潔、服從、神貧之外,加第四願:從事教育使徒工作︒二十一世紀今日,聖吳甦樂會遍及全世界數十國家,熱心從事教育工作︒   [2] MARTIN, C. (dom.), «Marie de l’Incarnation (1599-1672) Correspondance» , 1681. 克勞德·馬丁編輯,《瑪麗閨雅

(1599-1672) 書信集》,1681年出版︒   [3] OURY, G. (dom.), «Marie de l’Incarnation». Canada/France: Les presses de l’Université Laval Québec/L’Abbaye Saint-Pierre de Solesmes, 1973. Page VIII.   吳立紀修士著,《瑪麗閨雅》,加拿大/法國:魁北克拉瓦大學出版中心/索來姆聖彼業修道院 1973 年出版,第八頁︒   [4]斐德修女:聖吳甦樂會中華省會王曉風修女,聖名斐德。美國華盛頓天主教大學教育碩士。文藻第二任與第四任校長

。自1964年籌備創校至今,無一日不心繫文藻,為文藻師生最大精神支柱。   [5]高凌霞修女:聖吳甦樂會中華省會修女,輔仁大學哲學系博士。早年留學法國時期,蒙聖召加入聖吳甦樂會。1980年代在文藻英文科任教。精通法文和英文。   [6]翁德明先生:台大外文系副修法文畢業。於 1990 年代前後,二度任教文藻法文科。之後,赴法國巴黎大學專研古法文獲博士學位。   [7]李慶麟:文藻第二十七屆法文科學生。畢業後插班淡江大學法文系,再赴法國就讀里爾 Sup. de Création 傳播學院。目前在巴黎從事藝術設計工作。   [8]鍾玉英:文藻第二屆法文科學生。畢業後赴法國進修,於Greno

ble 大學現代文學系之第一階段修習拉丁文與古法文。三十多年後,如舊識重逢,立刻讀懂三百多年前聖瑪麗閨雅以古典法文寫的親筆信函,不禁熱淚盈眶。1984-1994 年於文藻法文科任教。   [9]文藻外語專科學校:天主教聖吳甦樂會於1966年在高雄市創立「私立文藻女子外國語文專科學校」。校名「文藻」,希冀師生能以第一位中國籍主教羅文藻*為典範,探究真理,溝通文化,服務人群。1980 年依教育部指示招收男性學生,更校名為「私立文藻外語專科學校」。1999 年改制升格為「私立文藻外語學院」。2013 年奉教育部核准改名「私立文藻外語大學」。簡稱「文藻」。(*羅文藻主教[1611-1691]與聖瑪麗

閨雅[1599-1672]幾乎是同時代,各在世界的東方與西方,全心虔誠奉獻天主。今日的「私立文藻外語大學」何其有幸,蒙多位聖賢庇護!)  

暗潮洶湧的藝壇:戰後初期台灣美術的動盪與重整(1945-1954)

為了解決中國各省簡稱省會的問題,作者夏亞拿 這樣論述:

中文摘要戰後初期,是台灣美術界生態急遽轉變的關鍵時期。隨著統治者的轉變,中華民國政權在台推行的中國化文化政策,以及中國大陸木刻版畫家與傳統水墨畫家新勢力的加入,都讓台灣美術界面臨前所未有的變局。本論文是以此時期的台灣美術界為主體,以前人未能充分利用的一手史料為基礎,結合政權轉換後的社會文化脈絡,整合本地美術家、中國大陸來台木刻版畫家與傳統水墨畫家在台的活動情形,探討他們在台灣美術版圖變遷的過程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以具體掌握美術界的發展與轉變。同時也以本地美術家為中心,探討在這段美術界動盪與重整的歷程中,他們面臨的困境與付出的努力,以及對他們在創作活動上造成的影響。本研究透過一手史料,發現本地

美術家在日本殖民壓制解除後,一時對新時代與新政權懷抱著極大熱忱,極思建設台灣美術文化。經過他們主動爭取,1946年第一屆全省美術展覽會(簡稱省展)在短時間的積極籌辦後順利開幕。在木刻版畫家積極宣揚左翼美術觀與本地左翼文化人士活躍的背景下,本地美術家掙脫了日治時期官辦美展題材的限制,企圖以繪畫作品反映黑暗的社會現實,為台灣群眾代言。省展為台灣藝壇發展的新高峰,之後旋即在二二八事件中遭到重創。對祖國政權懷抱熱情的嘉義美術家陳澄波被槍決,為台灣美術界代言的左翼評論家遭到迫害。事件後,國府加強清算日本「遺毒」,以及施行徹底剷除左翼思想的政策,不僅指責本地畫家的膠彩創作為日本遺風而全面否定,更從此壓制了

本地美術界關心社會、檢討現實的聲音。雖遭逢二二八事件重創,第二屆省展仍在本地美術家的奔走下開辦。然而因官方的漠視,使省展缺乏報章關注而被邊緣化。同時左翼木刻活動亦被官方壓制,木刻版畫家轉而投入一般美術活動,藉報章評論嚴厲批評本地美術創作未能反應社會現實。相對於本地美術活動的邊緣化與履遭責難,事件後中國大陸水墨畫家在台展覽則更為頻繁,配合清算日本「遺毒」之剛性中國化文化政策,得到官方推崇與媒體關注,使本地膠彩畫家遭受嚴苛的指責與排擠。政府當局亦透過教育體制,全面斬斷膠彩畫傳承,豎立以傳統水墨畫代表正宗國畫的美術新秩序。 至1949年底,隨國府遷台、與黨政要員關係密切的畫家,占有媒體發言權和

高等美術教育要職。他們一再鋪張地舉辦為蔣介石祝壽或配合反共抗俄國策的「全國」美展活動,占取了美術界最多的資源。而本地美術家興辦、在美術專業競技的台陽美展和全省美展,此時只能淪為邊緣的「地方」展覽。五○年代當政者深化中國認同之文化政策,亦使得本地畫家的膠彩畫因著和日本的牽連,被猛烈批評與攻擊,在美術界完全喪失空間。 綜上所述,本研究透過對此一時期本地美術家、中國大陸來台木刻版畫家與傳統水墨畫家三者活動的梳理,以及官方推動之中國化文化政策對美術界所造成的影響,呈現出本地美術家在戰後初期美術版圖轉換過程中,從滿懷期待一展抱負到倍受排擠的艱難處境,並指出他們身處時代逆境,仍全心投入美術創作與傳

承工作,努力耕耘台灣美術的積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