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逢甲詩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免費下載的地點或者是各式教學

丘逢甲詩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王德威,高嘉謙寫的 南洋讀本:文學、海洋、島嶼 和古遠清的 微型臺灣文學史(平裝)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麥田 和萬卷樓所出版 。

國立中興大學 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 高嘉勵所指導 潘鳳蕙的 日治時期臺灣古典詩中的苦楝、木棉、曇花、合歡書寫 (2019),提出丘逢甲詩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臺灣古典詩、植物、苦楝、木棉、曇花、合歡。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台灣文學系 游勝冠所指導 許倍榕的 日治時期台灣的「文學」概念演變 (2014),提出因為有 文學、審美、文學史、文學性、藝術教育的重點而找出了 丘逢甲詩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丘逢甲詩,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南洋讀本:文學、海洋、島嶼

為了解決丘逢甲詩的問題,作者王德威,高嘉謙 這樣論述:

走近南洋「風土」、「人文」最重要的文學讀本 藉過去百年記錄、想像南洋經驗; 觀察華人與自然風土、地緣政治和歷史文化的互動生成, 建立認識華文文學的新框架 全書收錄80位作者,82篇文,文本包羅廣闊,文字試煉多元。   王德威(哈佛大學講座教授)、高嘉謙(台大中文系副教授)主編 =本書特色= ★以海洋—海峽、島嶼—半島為觀照,取文學作為航道,文字貼近風土為構想,透過不同地理意義下的路徑、視角,深度閱讀近現代東南亞迥異的人文地理、歷史文化脈動。 ★選文具代表性,跨越文類、國別及語言限制:本書的編選,以華文寫作為主,兼及馬來文、印尼文、英文、淡米爾文翻譯的文本,文類不拘,文言白話兼具;同時

不以國別/國籍作為選文分野,含括東南亞在地寫作,中國—香港—南洋的南來北歸書寫,台灣、歐美的熱帶文學與離散文本。除了選文的代表性,亦是對常見讀本的文類、語言限制的跨越,期待透過更開闊的南洋文本,帶來迥異又貼近風土的南洋世界觀。 ★名家引導,熟悉文本脈絡:每篇文末撰述簡要題解、作者簡介,引導和方便讀者進入文本的情境脈絡。 =叩問南洋= ★南洋在哪裡?——起自明末,泛指中國南方沿海區域,以及南海區域的中南半島、馬來半島、群島還有無數島嶼——即今日的東南亞。 ★下南洋謀求生路——明代人口膨脹迅速,因此東南沿海的許多人只能持續往南、往西謀求新的耕地與住處。他們搭船到中南半島沿海、菲律賓群島、印尼群

島等地經商、做工,甚至與當地人通婚、定居。 ★往昔東西殖民競逐所在,今日國際政經必爭之地——直到二十一世紀,「南洋」這個區域,依然是中國與世界交鋒的核心場域,南沙海權、一帶一路、新南向等操作此起彼落。 =關於本書= 南洋曾是華人移民海外的首選,東西殖民勢力競逐的所在,海上絲路通往印歐的必經之地,革命起點或流亡的終點,華洋種族、文化交錯的舞台。 《南洋讀本》共分四輯: 半島——唐山加南洋,異國裡的中國情調 中南半島的深山、叢林與河流承載著動人心魄的歷史故事,抗戰時期華人機工、森林裡的戰士枯骨、金三角反共救國軍基地,還有馬來膠林深處的左翼勢力。半島各處分布大大小小的華族聚落,泰國南部的最後

一批馬共有家難歸。州府吉隆坡五方雜處,演繹一代移民悲歡離合…… 海峽——商家、兵家的必爭之地 南洋海域航道縱橫,馬六甲海峽兩側的港口城市皆因地利之便興起,亦為華裔聚集重鎮。晚清民國人士經此流亡,都曾留下詩文。三〇到五〇年代,馬來和印尼殖民地華裔青年如王嘯平、黑嬰、韓萌經新加坡回到祖國參加革命,不同世代文人選擇在此安身立命,也是海外會黨與革命力量的發源地。 海洋——南洋風土最後的歸宿 在太平洋和印度洋間,海上絲路遠比陸上絲路繁忙,到了二十一世紀因為中國大陸政權一帶一路計畫從而受重視。 當神州大陸不再是安身之地,文人志士四處漂泊、流寓他鄉,康有爲、丘逢甲、邱菽園、許南英、郁達夫……成爲現代中國

第一批離散者,那是怎樣的情景? 島嶼——華人踏足過最遠蹤跡 南洋海上有超過兩萬五千島嶼與群島。婆羅洲是旅台馬華作家李永平和張貴興的創作原鄉;蘇門答臘島與郁達夫生死之謎畫上等號,太平洋戰爭期間台籍志願兵陳千武輾轉新幾內亞和爪哇,越南外海的富國島曾經收容最後一批國共戰爭撤退的孤軍,南沙群島慈母灘上被遺忘的守軍鬼聲啾啾…… 「南洋」是華語世界,也是非華語的世界;是「人間」的世界,也是風與土、山與海的世界。  

日治時期臺灣古典詩中的苦楝、木棉、曇花、合歡書寫

為了解決丘逢甲詩的問題,作者潘鳳蕙 這樣論述:

  臺灣古典詩愈受重視,臺灣文學館整理明鄭、清領、日治時期至戰後的臺灣古典詩,在網路資訊平臺推出智慧型全臺詩資料庫,讓人們可以賞讀及研究。另外,植物是文學中重要的對象,本論文搜尋2019年的智慧型全臺詩資料庫中有關日治時期臺灣古典詩中的苦楝、木棉、曇花、合歡書寫,藉由植物歷史脈絡、政治、社會文化等線索,分析詩的形式、內容,貼近作者的心理去探討日治時期臺灣傳統詩人描寫上述植物的特色。  研究方法以文本分析及歷史背景分析與作者背景分析法為輔助,探討臺灣古典詩中蘊含的文化,以及傳統詩人筆下的臺灣地景、對生命的思考及生活。期待臺灣古典詩能繼續讓人們感受到臺灣這塊島嶼的文化之美。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緒

論,呈現本論文的緣由和臺灣的植物歷史脈絡;第二至第四章就檢索出來的詩作分類統整。從歷史文化及地景方面歸納分析苦楝、木棉、曇花、合歡的文化特色。第五章〈結論〉對前四章內容做統整以呈現研究結果。筆者整理全臺詩智慧型網路資料庫中苦楝、紅木棉、曇花、合歡四種植物的古典詩,發現其各有不同的文化意涵及在地景方面的特色。  苦楝在臺灣各地常見的原生植物,詩人在行旅中常見到楝樹,便在詩中將楝樹入詩,是臺灣在地景特色。歷史文化方面,苦楝臺灣話諧音可憐,因此詩人寫離別之苦時,常以苦楝表達思念的愁苦之意。又苦楝被臺灣原住民視作報春花,在臺灣古典詩中作為春季的象徵。也因苦楝植物特性四季分明,使得臺灣古典詩人在引起對時

間流逝的感懷,成為臺灣古典詩中傷春意象的代表。  木棉可從歷史文化與地景特色分析。木棉在日治時期是常見的樹種,古典詩人吟詠木棉是臺灣重要園林與臺灣鄉鎮風景,是臺灣重要的地景特色。歷史文化方面則是英雄樹的傳說,因此丘逢甲的詩中使用木棉,期許自己能其對抗日本、收復臺灣,也是丘逢甲思鄉中代表臺灣的意象,是丘逢甲對臺灣的思念。  曇花在臺灣古典詩中的意象承接佛教優曇的傳說,因此寺廟會栽植來自墨西哥的曇花,有其世外淨土的寓意。本論文所討論的臺灣曇花,承襲佛教中的優曇寓意,卻不同於佛教中的優曇。不是只強調人生如短暫夢幻泡影,而是與美女、才子連結。且詩人將臺灣曇花喻為月下美人,或與其對飲,發出感慨,這些便是

臺灣的在地景色。  合歡的文化特色為因其葉子至晚相合及其諧音闔家歡樂,常被作成詩歌祝賀祝褔新婚與賀,也代表美好回憶。在地風景特色則或作為綠蝴蝶棲息的枝頭,被描寫入詩。  本論文在探討上述四種植物的臺灣歷史文化與在地特色,也搜尋詩人與當時臺灣社會歷史脈絡的走向,發現這些詩人的歷史屬性,均在本論文中有詳細的討論。

微型臺灣文學史(平裝)

為了解決丘逢甲詩的問題,作者古遠清 這樣論述:

  本書是作者論述臺灣文學篇幅最短小之作!著者將臺灣文學劃分成「明鄭以來」、「日據時期」、「光復以後」等三個時段,並論述其經典性作家之成就。藉由對作家的評析,闡述各時期的文學活動、文學特徵。文學發展的脈絡,也娓娓道來。以歷史爲經,作家爲緯,交織出獨具特色的臺灣文學論著!  

日治時期台灣的「文學」概念演變

為了解決丘逢甲詩的問題,作者許倍榕 這樣論述:

本論文探討的,是日本殖民統治時期(1895~1945)台灣社會的「文學」概念變化。由「概念」角度切入,是希望在分析特定文人及著作的文學論、文學觀念之外,也觸及更廣的範圍,即一般而言「文學」是什麼?為什麼?因此將觀察對象擴及言論界與學校教育,探討其中存在哪些概念型塑的要素與過程,曾產生哪些規範或顛覆,而這些關於「文學」的認識,其生成的歷史、政治因素為何。希望由此尋求一個描述文學近代化過程的方法,再思考西歐語言藝術影響下的「近代文學」論述及史觀,分析台灣特有的歷史與文化思想特徵。並且留意統治階層的政治運作,探討寫作與審美的兩面性──作為一種解放力量,同時也是到達主體深層的有效統治。 從

英語、漢語、日語裡,我們看到現代意涵「文學」的形成過程,與人的解放、民族獨立、國家獨立、近代國家體制的整備等緊密相繫。19世紀末淪為日本殖民地的台灣,亦無法脫離這樣的進程,但有其獨自衍生的問題與呈現的活力。日治初期媒體很早就出現西方語言藝術的「文學」概念,約莫1907年台灣漢人知識階層所談的「文學」,開始在傳統的「學問、文章」意涵上產生擴增與變形,形成一種廣狹義並存與調和的概念。但受制殖民地的統治政策,新式學術內含的人本思想與公理世界觀,尚無法生根茁壯並動搖既有秩序。直到1920年前後,新的政治想像才匯聚成帶有挑戰體制意義的文化行動,此思想動態也引燃了新舊文學之爭。 1920年代這種言論環

境的出現,除了由下而上的變革衝動,也與日本在台約三十年的統治策略變化有關。考察當時殖民地的統治階層,1910年代,作為「藝術」領域的「文學」被放入體制教育內,其實與殖民者開始思索更細緻的德育有關。從培養「高尚情操、品味」及灌輸式的鑑賞觀點,到配合時代風潮納入「自由表現」的教育,台灣人學童逐步接受在日本本土被作為培育「忠君愛國的臣民+文明國的自主之民」的「文學」教育,被期許成為一個「自發」認同與配合國家的「自由個體」。觀察1920年代已降的公學校教育,可以看到官方「文學」是一個具有高度包容力與調節性的概念,其關注所有人類課題,鼓勵一種「超越」的觀點與處世態度。這種教育試圖培育「無害」的自由個體,

通過審美活動,養成人的自發性道德約束,引導學生成為現行秩序最堅定的維護者。 從這個強調「自由個體」、「自由表現」的「文學」裡,我們可以看到「文學」作為一種到達主體深層的有效統治,但也看到其蘊含解放能量的另一面。從當時在台日人的「文學界」形成,我們看到文人對「近代」矛盾的懷疑與批判。進而在自由主義、民本主義興起的時代,部分知識人開始試圖修補「文學」與現實社會漸行漸遠的藝術觀。1920年代後半左翼運動潮流裡,更能看到對既有美學標準、優劣階序的批判言論。然而在台日人這種激進的政治思想與脫逸官方意識型態的「文學」,約莫1930年代中期就被壓抑下來。相對於此,仍有基本權利問題未克服的台灣人,無法那麼

快遁離到「純粹」或「輕快」的藝術路線。 在台灣漢人社會裡,以對抗傳統秩序與殖民體制之姿躍起的「新文學」,從一開始就是兼及作者課題(個體的表現自由)與讀者課題(實現人人都能自由表現的公平社會)的概念。但不能忽略的是,台灣人對於「文學」近代化的認識與經驗,最日常的影響,是來自殖民者的語言、教育及言論機關。因此在這個具解放理想的運動裡,始終存在通過審美,被自然而然內化的統治階級意識形態。這種兩面性,明顯呈現在1930年代台灣人對於「文學」、「文學性」的思索與辯論裡。 不過,這種公開的「文學」概念競爭,到戰爭期不復存在。除了言論壓抑,此時期國家通過大規模「審美化」的操作,試圖喚起民眾自發支持戰

爭。文學也作為精神動員工具,被國家納入一元組織。但面對「國家(日本)中心」的官方期待,部分台灣人作家時而出現「聚焦錯誤」的傾向,以不犯規的言語,強調文學的普遍通則。此舉引來的撻伐與中傷,顯示某種與國家政策產生衝突與拉扯的力量,存在於這些文學論的事實,同時也看到在戰爭期,作家的「表現自由」之最後防線所在。由此來看,戰爭期驗示了所謂文學自律說的多面性,亦即相對於民間反對運動,或相對於國家操作,兩種性質迥異的立場,這是我們今天談論「文學」概念與文學自主性時,不能忽略的重要對照。 本研究除了具體呈現「文學」概念的歷史可變性,也希望重新思考圍繞「文學」、「文學性」等用語的規範,及其內含的主流與非主流

的價值觀。並對幾個既有的文學史敘述模式提出商榷,例如廣義文學(寫作)與狹義文學(語言藝術)實非對立、「舊→新」的關係,在承載新的世界觀、反抗體制力量上(例如要求言論自由、表現自由),它們都曾扮演激進或反動的角色。由此重新思考「文學」近代化過程,「語言藝術」的出現,並非這個過程的全部,而它也不是一個可以被單面視為解放、進步的象徵。此外,「形式╱內容」、「技巧╱思想」、「文學性╱社會性」、「文學性╱ 政治性」這類對立結構也應該被解放。而重新思考各種文化行動、文字表現,其實際服務的對象是誰?是否曾在什麼環節上,突破了「陳規」,抵制統治階層的干涉與壓抑,提出新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