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次里長選舉什麼時候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免費下載的地點或者是各式教學

下次里長選舉什麼時候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DavideCali寫的 請投大野狼一票! 和小笠原欣幸的 臺灣總統選舉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高雄內門光興里長「給天決定」2里長候選人「同281票數」將 ...也說明:選舉 結果揭曉,但沒想到高雄市內門區光興里竟然出現了延長加賽,而且還是驟死賽。因為光興里長選舉出現同票數情況,陳德旺與林忠順參選,兩人實力相當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小山丘 和大家出版所出版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三民主義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班 黃城博士所指導 葉德成的 單一選區兩票制對政治生態之影響--兼論板橋區立法委員選舉生態的變化 (2012),提出下次里長選舉什麼時候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單一選區兩票制、立法委員、板橋、第8屆立法委員選舉。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政治學研究所 黃紀所指導 關智宇的 非營利組織與政府組織合作關係之研究-以台北市社區理事長與里長為對象 (1998),提出因為有 非營利組織、合作、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里長的重點而找出了 下次里長選舉什麼時候的解答。

最後網站107 年高雄市第3 屆市長、市議員暨里長及第2 屆山地原住民區長則補充:1函各區戶政事務所列印至投票日. 前1 日年滿20 歲之原住民名冊供. 區公所設置原住民投票所之參考。 2為保障原住民之投票秘密,應辦理. 原住民投票合併作業,並以移動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下次里長選舉什麼時候,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請投大野狼一票!

為了解決下次里長選舉什麼時候的問題,作者DavideCali 這樣論述:

翻轉童話中的反派角色, 候選人大野狼的友善形象是真的嗎?   讓孩子從小培養媒體識讀能力和公民素養, 審慎投下珍貴的一票!     大衛・卡利X瑪嘉莉・克拉弗雷攜手打造   繪本版的《動物農莊》!     農場裡的動物就要投票選出新領袖了。當然,豬皮爺、小母雞珍妮和鼠哥鼠弟都希望自己能當選。不過,今年出現了一位大家都不認識的候選人——大野狼帕斯卡。他又帥又親切,也很會講笑話⋯⋯     大家都想把票投給大野狼!     一個適合大人小孩一起看的寓言故事,了解媒體識讀和民主選舉的入門繪本。     本書特色     【幽默諷刺,反

思時事】     作者將農場動物擬人化,加入選舉事件,帶有黑色幽默的開放式結局令人會心一笑。書中動物的表情豐富,漫畫式的對白更加活潑。本書可延伸探討選舉新聞時事,反思選民如何檢視候選人的政見及背景。     【親子共讀,培養公民素養】     適合親子共讀的公民繪本,故事內容幽默有趣,可帶領孩子輕鬆接觸選舉文化、投票制度,從生活中落實民主素養,教導孩子什麼是選舉,若不慎重行使自己的權利將會帶來什麼影響,並理解批判性思考、媒體識讀的重要性。     【附贈電子學習單,延伸議題思考】      掃描書腰上的QR code即可下載學習單,提供故事內容和公民議題

提問,讓家長帶領孩子深入閱讀故事,一起來練習兌現承諾吧!    好評推薦     何翩翩|資深蒙特梭利教育專家、牧村親子共學教室負責人   沈雅琪|神老師、國小教師   林怡辰|國小資深教師、閱讀推廣人   黃筱茵|童書翻譯評論工作者   歐玲瀞|佳音聯播網FM90.9節目主持人   蔡幸珍|資深閱讀推手   諶淑婷|「半媽半X」自由文字工作者   賴嘉綾|作家、繪本評論人   (以上按姓氏筆畫排列) 好評推薦     何翩翩|資深蒙特梭利教育專家、牧村親子共學教室負責人   「做選擇」是件不簡單的事,如何蒐集資訊並做出正確的判斷

更是難上加難,從大野狼候選人的故事中,了解每個選擇可能帶來的危機,讓孩子們學習到克制衝動、理性思考的重要性,但可別嚇到孩子,用幽默的口吻帶過投票人的消失,威力應該就夠強大啦!     林怡辰|國小資深教師、閱讀推廣人   《請投大野狼一票!》用簡單圖文、幽默諷刺,讓孩子在生活中看見選舉的文化,自然帶入思考如何選賢與能,並讓孩子深刻感知社會和自己的關係,是不可錯過的認識社會文化、認識選舉的繪本,誠心推薦!     黃筱茵|童書翻譯評論工作者   這部作品以幽默的故事加上充滿漫畫趣味的圖像,在讀者面前搬演選舉宣傳與媒體造勢現象的荒誕不經。不過這則故事的可愛與戲謔誇飾背後

,還埋藏著作者對人類社會現象的深刻關懷,期望大家在會心一笑之餘,也能細細思量。     蔡幸珍|資深閱讀推手   《請投大野狼一票!》從書名就引起我的興趣,有沒有搞錯?大野狼可是繪本界的反派大明星,果然,大衛・卡利帶給讀者一個黑色幽默、「笑」果十足又警世的選舉故事,也提醒選民檢視候選人政見和背景的重要性。     *有注音   *推薦閱讀年齡:3-7歲親子共讀,7歲以上自行閱讀

下次里長選舉什麼時候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④ 柯文哲 選前之夜
日期:11月23日(五)
時間:園遊會 16:00 晚會 18:00
地點:四四南村旁停車場(101捷運站2號出口)

活動頁,手刀按參加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52899518739642/
-

【你的一票,決定臺灣的歷史!】

演說全文:

各位市民朋友,teamKP 的伙伴們,我剛剛從北門邊下車,穿過北門,走過北門的廣場,來到這個臺上,內心非常的激動。
 
1884 年,北門城就蓋好了,134 年來,經過滿清、日本、中華民國三個時期,北門見證了臺北城的發展。
 
但是,以北門為中心的西區門戶計畫也是柯文哲改革臺北市政的起點。2014 年,12 月 25 日我就任臺北市長,當天晚上我就把那一條完工 8 年從來沒有用過的忠孝西路公車專用道拆掉。從此,「軸線翻轉、舊城復興」不再是政治宣傳口號,我們一步一步地實現它了,我們用一個晚上把忠孝西路公車專用道拆掉;以六天的時間,拆掉忠孝橋引道,讓北門重現天日;我們拆掉了國光客運,重現臺北行旅廣場。
 
現在,從北門到臺北火車站,它是一個視野遼闊的公園;我們為了保存歷史文化,把三井倉庫重新遷建,在上個月也已經開幕了;我們重建北門廣場,路型也重整了,交通還是維持順暢。
 
現在,北門是我們臺灣的國門,法國的巴黎有凱旋門,我們臺灣的臺北有北門,臺北燈節連續兩年在西門町舉辦,從北門到西門町在 9 天的時間,有 350 萬的人潮在這裡,在未來的時間,郵政博物館、鐵道博物館、雙子星會陸續開幕,北門在未來的時間,還是會繼續見證臺北的發展。
 
北門會是臺北人覺得驕傲的地方,臺灣在 20 年前是亞洲四小龍第一名,現在幾乎都快保不住。可以存留在亞洲四小龍,2014 年我以推倒藍綠的高牆為號召,也在大家的支持下進入臺北市政府,我當臺北市長這 4 年來,我常常在思考,為什麼在這過去 20 年當中,臺灣逐漸地落後?
 
以前,我們國民所得比南韓多 4 千美金;現在,我們是輸給南韓 6 千美金,也就是說,在過去 20 年當中,我們被南韓逆轉了將近 1 萬塊美金。到底問題是出在哪裡?
 
我要跟大家講,其實比藍綠更重要的是黑白,比統獨更重要的是是非,臺灣的政黨政治已經變成了幫派政治。
 
因為,只要你是跟我同一黨的,不管你做什麼壞事,我都要 cover 你,反過來,只要你跟我不是同一黨的,不管你要做什麼事,我就要杯葛你。
 
臺灣的現況,就是個人的利益大於派系的利益,派系的利益大於政黨的利益,政黨的利益大於國家的利益。我以前在臺大當醫生的時候,難道有病人送到急診處,我就要先問他說,你是國民黨還是民進黨的?沒有呀,他們就是病人。同樣的,我當臺北市長,每一位市民不管他是民進黨的、國民黨的,他就是臺北市民,就是我服務的對象。
 
我們臺北市政府的首長,從新黨到民進黨都有,我對議會不管是藍綠的議員,只要你講的有道理,我都會去幫忙去做,其實,如果能夠把人民的福祉當做是最重要的,其實,中央跟地方不應當有矛盾,藍綠兩黨之間,也不應當有這麼強烈的鬥爭。
 
我當這市長這四年來,星期一到星期五每天早上七點半準時開工,工作到晚上十點,禮拜六、禮拜天繼續到各地方去走。我都去拜訪里長、商圈、企業,我都問他們說,有什麼是我們可以幫忙的?我自詡我們是一個服務的團隊,而不是管理的團隊,因為人民繳稅金給政府,是要政府來服務他的,不是叫政府來管他的。
 
所以,臺北市政府必須是一個服務的團隊,開放政府、全民參與、公開透明,這是我的政治理念,我進入臺北市政府秉持這個概念,我們有 i-Voting、有參與式預算、有各種公私協力的平台,我們有青年事務委員會、我們有公民參與委員會、廉政透明委員,我們讓市民可以直接進來參與市政,也監督我們的市政。
 
我問大家,在 2014 年上一次選舉那一年,每天晚上 call-in 節目,不管是大巨蛋、美河市、雙子星、松菸、三創、三中案、國發院案,每天晚上疑雲重重。我問大家,柯文哲當臺北市長,過去這四年來,我們有哪一個重大工程上過晚上 call-in 節目?其實,藍綠兩黨不是拿顯微鏡,不是拿放大鏡,他們是拿電子顯微鏡來看,還是查不到。
 
過去四年,臺北市政府的一級首長有因為弊案而下台的嗎?你們去看看其他的縣市,有多少首長是因為弊案下台?我當臺北市長用人唯才,我們建立了文官的遴選制度,也因為有這種公平的升遷制度,臺北市的公務員開始相信,他們只要認真做事就有機會升遷。
 
在以前,聽說都是市長室一通電話,說這次科長是升誰。現在沒有這種問題了,每一個文官都開始相信,他們不用只看首長的臉色,他們只要認真做事就會升官,這是重建中國的文官制度。
 
我們尊重專業,其實今年的颱風假就是典型的照妖鏡。如果氣象團隊都跟你講,明天早上最大陣風是 7 級,我們要最大陣風 10 級才可以放颱風假,可是整個北台灣只有臺北市跟基隆市是正常上班,其他的縣市都在放颱風假,你想想看,像這種事情發生以後,你如何要求公務員可以秉持專業做事,很困難。
 
同樣的,我當臺北市長,我都鼓勵公務員創新,我給年輕人機會,讓他們放手去做,不管是臺北燈節、世大運就是這樣成功的。我當臺北市長,也讓臺北市的公務員可以依法行政,公平的執政,你想想看,我是現任的臺北市長,我的競選辦公室才開幕 2 個禮拜就被建管處抄掉了,這才是我的驕傲,因為我們臺北市的公務員,真的可以開始依法行政了。
 
我當市長,到現在還不到 4 年,我已經還債 530 億,我當市長的前一年,我們臺北市的利息一年是 29 億,到去年已經降到 7 億。
 
在這個地方,我要跟市民朋友講一個很嚴肅的問題。我們必須嚴守財政紀律,我要跟大家講兩個觀念,第一、欠債是要還錢的,如果欠債不用還錢,我現在就向你借;第二、欠債是要繳利息的,所以我們嚴守財政紀律,絕不債留子孫,因為國家的錢都是來自人民,我們用他們的錢要當自己的錢一樣謹慎小心。
 
其實政治很簡單,三個原則;對的事情做、不對事情不要做、認真做,講完了。
 
但是,它需要很大毅力去堅持,其實臺灣政壇不需要發現問題的人,也不需要解釋問題的人,我們只需要解決問題的人。
 
我當市長這段時間,其實我對臺灣政治是有憂心的。各政黨不應當以仇恨當作政黨動力。坦白講,統獨是個假議題。因為美國現階段不可能讓臺灣跟中國統一,造成太平洋防線的缺口;同樣的,美國也不會同意臺灣真的搞台獨,去激怒中國。統獨是個假議題,可是兩個黨假戲真做,用仇恨驅動他們的政治。
 
同樣的,坦白講,從 2014 太陽花學運,我就發現臺灣的確是有世代衝突,我們要試著要建立世代共融社會。我當市長常常在講說,如何讓不同世代可以和諧在社會生存。所以比方說陽明老人公寓,我還開放一些空間,讓文化大學學生可以進去住,只要求他們能夠陪老人講講話,或帶老人出去玩,這叫做青銀共居,就是讓年輕人跟老人可以一起生活。
 
同樣的,現在小學有餘裕空間,我們有祖孫共學、樂齡學堂,就是阿公阿嬤帶孫子去上小學時候,他的孫子去上課,他們老人在旁邊也開一班,大家也在上課,這叫做祖孫共學、樂齡學堂。
 
同樣的,我們文山區智慧老人養老院,我也在裡面弄了一個小小小幼稚園,讓老人跟小 Baby 可以一起生活。其實我們應該建立和諧世代共融的社會,可是還是有些政黨用重陽敬老金,引發世代仇恨,我覺得這個是不對的。
 
在這場選舉當中,我也秉持不要打負面選舉的精神,其實我要告訴各政黨,不要再口水了,因為講別人壞話,你自己不會變好。在這場選舉過程當中,抹黑、抹黃、抹紅各種手段還是跑出來,坦白講,我還蠻驚訝,怎麼跑出一個葛特曼出來。更奇怪,四年前國民黨打這個題目,四年後民進黨也打這個題目,坦白講,我還真的蠻驚訝,其實我們臺灣需要解決問題的人,我們不需要在製造問題的人。
 
我在這裡要問各位市民朋友,社子島禁建 48 年,是誰讓它通過都市計畫審議?柯文哲。
 
環南市場拖了 18 年,是誰讓它開工的?柯文哲。
 
永春都更案拖了16年,是誰讓它開工的?柯文哲。

內湖合家歡海砂屋拖了 16 年,是誰讓它開工的?柯文哲。
 
忠孝橋引道拆除計畫,躺在臺北市政府抽屜裡面 20 年,是誰讓忠孝橋引道可以拆掉的?柯文哲。
 
忠孝西路公車專用道完工 8 年,從來沒用過,是誰把它拆掉的?柯文哲。大龍國宅海砂屋講了那麼多年,是誰把它改建的?柯文哲。
 
但是,各位市民朋友,真正完成這些的,是 2014 年,你們投票給柯文哲,讓他當臺北市長,這些才可能完成的!
 
過去四年,改變成真,我們有鄰里交通改善計畫。我們在巷弄內劃綠色人行通道,我們逐漸在建立臺北市安全人行路網。有進行鄰里交通改善計畫的里,第一年車禍傷亡就降了 47%,到第三年下降了 60%。我要告訴各位,2017 年,也就是去年,是 50 年來臺北市車禍死亡人數最少的一年。
 
我有看到何國榮里長,這個計畫,是何國榮里長跟我講的,然後我把它推行下去。
 
1280 交通月票,讓住在較遠地區的人,交通費可以節省。以前他們住在郊區,交通費已經多了,時間又花得多,這是雙重剝削。我們用 1280 制度,也鼓勵大家改用公共運輸。
 
西區門戶計畫,以北門為中心的西區門戶計畫,已經大致完成;以南港為中心的東區門戶計畫,正如火如荼的開工。對手說,我們預算執行率低,但是我告訴大家,世大運他們原來編列的預算是 198 億,我 152 億就完成了,省下 46 億。少了 46 億,世大運還是成功,臺灣走出去,世界走進來,讓世界看見臺灣。
 
我們向全世界證明臺灣的力量,臺灣是一個成功的故事,臺北是一個光榮的城市。
 
文山區治水計畫原來編列 23 億,我們 8 億就把它完成。文山區從臺北市易淹水地區除名的,如果當年換別人當市長,我告訴你,世大運一定追加預算。當年如果換別人當市長,現在興隆路二、三段,下雨還是會淹水。對手說我們招商不力,但是我跟大家講,2017 年臺北市招商金額 299 億,佔全臺灣 30%,我們還去財政部接受頒獎,說我們是第一名;今年到現在已經 398 億,應該還是會第一名,明年因為有雙子星,應該會超過 600 億,還是會第一名。這就是我要跟大家講的,正正當當也可以做生意,而且可以賺錢,這才是臺灣真正的新文化。
 
各位市民朋友,其實臺北需要的是一個認真工作,追求公平正義的市長;過去四年,臺北已經改變成真,新的政治文化已經建立;未來四年,改變必須持續發生,臺灣必須向前走,臺灣必須擺脫藍綠惡鬥的泥淖。我們要以市民自覺取代藍綠的對決!
 
各位市民朋友,11 月 24 號,你的一票,決定臺灣的歷史,拜託大家,懇請大家支持,改變成真,持續發生,謝謝大家,我們繼續努力!

-
teamKP 粉絲專頁:https://facebook.com/teamKP.taipei
誠實的市長在臉書:https://facebook.com/DoctorKoWJ
真實的柯P在IG:https://instagram.com/doctorkowj
Follow KP on Twitter:https://twitter.com/KP_Taipei

單一選區兩票制對政治生態之影響--兼論板橋區立法委員選舉生態的變化

為了解決下次里長選舉什麼時候的問題,作者葉德成 這樣論述:

  板橋選區已經是典型的大都會選區,選民的教育水準、民主素養,相較於以往鄉下型的選民來說,要以派系來區分是不容易的事情。更有人認為,就是因為受到單一選區兩票制度的影響之下,打破了地方派系壟斷選舉資源,讓地方派系逐漸式微,喪失原本的掌控力。  連立委本人都認為,現在的選民由於對於地方、中央的權責關係並不清楚,只要遇到問題都會想要找立委,反而不是透過分工體系來進行,導致有些立委還要向地方政府來協調,甚至出現立委里長化的情況,如此將會造成委員們只能兼顧選區,對於立法上的專業品質,可能就無法有效提升。  競選的時候,與其在文宣上如何加強標語,或者是提出其他政策白皮書,都不比平常努力深耕選區,與民眾良

善的互動還要來得重要。由板橋選區可以知道,現任者的優勢主要是能夠在4年的任期當中,透過選區服務來扎根,並且與選區選民已經達到相當默契的關係,導致日後要與他競選的候選人,很難打敗現任者,除非是倚靠大環境,如當時的選舉氛圍,簡言之,配合總統大選的候選人形像,也會影響到現任立法委員的優勢。  對於單一選區兩票制施行後,大致上是認同會形成兩黨政治居多,但是仍有人提及在立院有小黨利用議事規則來進行重大法案的技術性阻擾,而並非是完全兩黨政治。大部份的人都認為其實立法委員要受到立法院所屬的黨團規範,實在是太難,主要原因是每個立委背後都有選區壓力,簡言之,背後都有無數個利益

臺灣總統選舉

為了解決下次里長選舉什麼時候的問題,作者小笠原欣幸 這樣論述:

神人級學者小笠原欣幸25年研究成果 目前唯一以歷年臺灣總統選舉為主題的專書! 中譯本新增2020總統大選篇章!   【大家都懂又都不太懂的總統選舉】   民主化以來,總統選舉已經成為臺灣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句「你要投誰?」就可以引發熱烈的討論。關於選舉,我們雖然可以從媒體接受即時的訊息,卻時常顯得紛雜;我們也從政治人物和意見領袖口中聽到各種說法,卻不免半信半疑。對於各次大選,我們心中都有一套他為何輸、他為何贏的理論,但是這樣的想法是否禁得起檢驗?如果對於過去的勝敗理解不確,下一次選舉時又該如何抉擇?   總統選舉是臺灣認同意識發揚的結果,也是臺灣認同意識爭奪的戰場。想要了

解此意識的源流,就必須回顧1996年以來總統選舉的歷程。   【從造勢場到標準差,全面解析七次總統選舉】   本書作者小笠原欣幸教授在2016和2020選前精準預測選舉結果,引起臺灣媒體注意,封為「神人級學者」。預測看似神奇,其實乃是多年紮實研究累積的成果。小笠原欣幸投身台灣選舉研究以來,不只堅持實地踏查選情,並且嚴密的分析民調數字以及開票結果,精細的程度直達各投開票「所」層級,務求所提出的解釋不只能夠在數字上驗證,也符合第一線的民情。   在本書中小笠原欣幸即以此宏觀又透徹的視角,帶領讀者走過1996以來的七次總統選舉,在每一屆選舉的章節中檢視各陣營的攻防、分析成敗之因,以及每次選舉結

果對臺灣民主發展的意義,並且也對許多選舉中的迷團提供解答:   ●  棄保效應於選前哪一天開始發酵?   ●  中南部的票沒投出來,民進黨才會輸?   ●  候選人採取「陸戰」或是「空戰」,如何用統計學偵測?   ●  大家都想搶中間選民,為何有人成功,有人失敗?   對於親身經歷選舉的臺灣人而言,本書提供了一種冷靜而學術的觀點,重新檢視我們熟悉的總統大選。   【臺灣民主之路的完整回顧】   本書原文2019年於日本出版,旋即獲得 2020年每日新聞第32回「亞細亞太平洋賞」特別賞以及第15回「樫山純三賞」學術書賞的肯定。此次中譯本作者新增2020選舉的章節,是當前唯一完整討論臺灣歷

屆總統選舉的專書,為關心臺灣民主之人所必讀。 得獎與推薦記錄   ● 2020日本每日新聞第32回「亞細亞太平洋賞」特別賞   ● 2020第15回「樫山純三賞」學術書賞   第15回樫山純三獎審查意見——     作者以第一線的近距離觀察,調查每一次的總統選舉……梳理選民的屬性(台灣人、外省人)和投票的地區,詳細分析投票行為,不僅只於縣市,也關注鄉鎮層級。除了使用統計方法進行選舉分析外,還充分利用現場採訪的結果,描繪了臺灣民眾對政治複雜的意識和行為,研究得到了高度評價。作者多年來在臺北以及各地定點觀察總統以及地方選舉。他以獨特的「政治觀察方法」分析亞洲政治,也是獲獎的原因。 名人推薦

  王業立/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汪  浩/牛津大學國際關係學博士   吳介民/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吳叡人/芝加哥大學政治學博士‧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許菁芳/多倫多大學政治學博士   陳信聰/公視有話好說製作人兼主持人   ——專業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序)

非營利組織與政府組織合作關係之研究-以台北市社區理事長與里長為對象

為了解決下次里長選舉什麼時候的問題,作者關智宇 這樣論述:

本研究針對台北市260個立案的社區中,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與里長由不同人擔任的社區與其範圍內的里進行訪問。研究目的在於了解目前台北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與里長間互動的情形,以及影響兩者之間互動關係的因素。 本研究自88年2月至5月間進行資料蒐集,利用電話訪問206組社區理事長與村里長。之後利用SPSS統計軟體進行資料登錄與分析。資料登錄後先百分比來描述155位受訪社區理事長及203位里長的個人基本特質,及其社區與里的運作情形。其次,再以行列表探討各個自變項與依變項-「理事長與里長的互動關係」間的關係,然後利用Stata 6.0 統計軟體進行「成長曲線迴歸」。分析結果如下。

一、理事長與里長的基本特質及社區與里的運作情形 在155位受訪的社區理事長中,以男性、年紀在41歲至50歲之間、高中學歷、偏好國民黨的理事長佔最多數。 有將近90%的理事長未參與第七屆里長選舉,而只有74%的理事長未參與第八屆里長選舉。顯示理事長參與里長選舉的比例逐漸提昇。 社區於民國83年前便已成立者佔大多數,社區成立的原因亦以區公所規劃成立者最多,此外大多數的社區均有定期舉辦活動。 在受訪的203位里長中,以男性、年紀在41歲至50歲之間、學歷為高中、擔任過兩屆里長、偏好國民黨的里長佔大多數。

有超過半數以上的里長同意讓里幹事配合社區發展協會所舉辦的活動。亦有將近六成的受訪里長有在社區發展協會中擔任幹部,所擔任的職務以常務理事最多。 在社區理事長與里長間的互動關係上,兩人間呈「非常合作」者佔31.1%,呈「看情形合作」者佔30.6%,呈「互不干涉」者佔38.4%。 二、各自變項對於社區理事長與里長合作的影響 由行列表分析的結果可以發現,男性、年紀在40歲以下、專科學歷的理事長較不會和里長合作。而成立於民國83年間、因社區需要而自行成立、未定期舉辦活動的社區,社區理事長較不會和里長合作。

再者,女性、年紀在41歲至50歲之間、高中學歷、擔任里長屆數為一屆、沒有在社區發展協會中擔任幹部的里長較不會和理事長合作。此外,理事長與里長的政黨偏好不相同、里長越不同意里幹事配合社區發展協會所舉辦的活動、以及理事長在里長選舉中越不支持里長,則兩人之間越不會合作。 再將各自變項與依變項一起進行「成長曲線迴歸分析」可以發現以下結果﹕ (1)其他條件不變,男性里長比較會和理事長合作。 (2)51歲至60歲的里長最不會和理事長合作﹔61歲以上的里長與理事長不合作的可能性逐漸降低。。 (3)初中學歷的里長較會和理事長合作

,學歷為專科的里長最不會和理事長合作,其次是大學以上學歷的里長。 (4)任期為兩屆的里長最不會和理事長合作,但任兩屆以上的里長,任期越長,與理事長合作的可能性越高。 (5)理事長與里長的政黨偏好不同時,兩人合作的可能性較低,若兩人皆為無政黨偏好,也比較不可能會合作。 (6)越不會同意里幹事配合社區發展協會所舉辦的活動的里長,與理事長合作的可能性越低。 (7)理事長再里長選舉未支持里長甚至與里長同時競爭同一個里長職位,則兩人合作的可能性較低。 (8)有在社區中擔任幹部的里長,比較可能和理事長合作。

(9)女性理事長比較可能和里長合作。 (10)具有專科學歷的理事長最不會和里長合作。 (11)因社區需要自行成立的社區較不可能和里長合作。 (12)沒有舉辦活動的社區較不可能和里長合作。 而在促成社區理事長與里長合作關係的因素方面發現,在「非常合作」的關係中,兩人在平日的互動上並無透過任何特殊的管道。之所以會合作,除了彼此未同時競選里長外,多因為兩人平日有良好的私誼,大部分為多年舊識,甚至有血緣關係。而在地方事務的分工上,社區理事長多負責推動康樂晚會等軟性的活動,實際的地方建設多由里長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