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fi 6_2t2r wi-fi 5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免費下載的地點或者是各式教學

淡江大學 資訊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梁德昭所指導 林玫芳的 IEEE802.11n無線網路支援行動應用能力之研究 (2008),提出wi-fi 6_2t2r wi-fi 5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IEEE802.11n、無線行動網路、正交分頻多工、多輸入多輸出。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wi-fi 6_2t2r wi-fi 5,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IEEE802.11n無線網路支援行動應用能力之研究

為了解決wi-fi 6_2t2r wi-fi 5的問題,作者林玫芳 這樣論述:

隨著人類對於網際網路依賴程度的增加以及便利性和行動性的需求,無線區域網路已廣泛應用於行動裝置產品。以目前的無線行動寬頻網路技術如3.5G (HSDPA)及Mobile WiMAX而言,其最大上行傳輸速率皆未達4 Mbps,效能明顯不足。然而,IEEE802.11n使用正交分頻多工(OFDM)及多輸入多輸出(MIMO)為技術核心,傳輸速率最高達600 Mbps,目前其運作模式皆為靜止式網路。因此,若能將IEEE802.11n高傳輸頻寬之優勢應用至行動通訊中,勢必可提供業界做更多元之發展。 本研究係透過實驗室實驗法,分別以IEEE802.11n單一基地台、跨基地台、高密度基地台和超高密度基

地台四種架構模式,使用可程式化訊號衰減切換器於各架構模式之訊號覆蓋範圍內模擬行車時速,並利用封包模擬器分析資料(TCP/IP)、影音(IPTV)及語音(VOIP)的網路服務效能。 經由實驗結果顯示,IEEE802.11n可應用於行車上網環境,其TCP/IP效能在時速50-60公里時,透過提高基地台訊號的覆蓋密度,傳輸流量優於IEEE802.11g的靜止傳輸模式;於時速40公里以下之高密度模式行車環境中,其IPTV及VOIP仍然能夠維持基本移動通訊品質。因此,經由效能及行動應用能力分析顯示,IEEE802.11n不但可應用於公車或輕軌列車等時速40公里以下之行車上網環境,而且對於無線行動寬

頻網路產業之未來應用極具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