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ng-term care facil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免費下載的地點或者是各式教學

國立陽明大學 臨床護理研究所 楊曼華所指導 詹朝傑的 探討照顧服務員肌肉骨骼不適與工作相關社會心理因子相關性及其影響因素 (2019),提出long-term care facil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照顧服務員、骨骼肌肉不適、工作特質量表、工作相關社會心理因子、負荷控制模型。

而第二篇論文長庚大學 物理治療學系 林燕慧、劉文瑜所指導 鄭曉倩的 特殊教育學校智能障礙高中生體適能與工作體能之相關性 (2016),提出因為有 智能障礙高中生、體適能、工作體能、統合分析、循環式運動、相關性的重點而找出了 long-term care facil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long-term care facil,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探討照顧服務員肌肉骨骼不適與工作相關社會心理因子相關性及其影響因素

為了解決long-term care facil的問題,作者詹朝傑 這樣論述:

研究背景:台灣於2018年進入高齡社會老年人口達到14%,伴隨失能人口照顧服務的需求也不斷上升,據統計2017年長期照顧計畫2.0被使用最多服務頻次是[照顧服務],案次達到56056新高,但照顧服務人力短缺卻也同時達到6094人。照顧服務員面臨了高張的工作環境、肌肉骨骼不適問題,據統計肌肉骨骼不適症狀盛行率達72-83%,後續不僅會衍生失能、提早退休等問題,耗損的社會成本,據勞動部統計2008-2011年間給付金額占所有勞工保險給付疾病46.8%、達我國GDP 0.67%。而高張的工作環境則容易導致勞動人力的高流動性與居高不下的離職意願,多數研究對象為醫療人員,較少關注到照顧服務員的社會心理

因子與骨骼肌肉不適關連性。研究目的:本研究針對住宿型機構照顧服務員探討其工作相關社會心理因子與肌肉骨骼不適之間的相關性。研究方法:本研究採橫斷式,以方便取樣選取台灣北中南部住宿型機構包含,養護型機構、長期照顧機構、護理之家之機構照顧服務員,使用結構式問卷採用面對面訪談方式進行資料蒐集,預計收案310人,以結構式問卷進行資料蒐集研究變項包含人口學、工作背景因素、肌肉骨骼不適變項採北歐肌肉骨骼問卷進行資料蒐集、工作相關社會心理因子則採工作特質問卷進行測量。研究結果:本研究發現(一) 基本屬性變項(國籍、年齡、運動習慣、慢性病、所在地點、醫師診斷)、工作背景變項(年資、工作場所、工作型態、工作天數、

休息次數、休息分鐘數、保護輔具、移位輔具、有無休息)、工作相關社會心理因子(技能發展、決策參與、心理負荷、主管支持、同事支持)對肌肉骨骼不適有顯著相關。(二)慢性病、工作心理負荷、年齡、國籍為重要的肌肉骨骼不適預測因子。(三)同事支持、輔具使用、工作控制、休息時間、運動習慣為重要的預防因子。我們發現工作相關社會心理因子對於肌肉骨骼不適有預測的效果,但除此之外我們仍應該注意不同國籍在基本屬性、輔具使用、主管支持及健康態度上的差異,除此之外過長的工時及不足的休息時間也是照服員值得被重視的議題。良好的工作環境及勞工健康才能確保照顧者及被照顧者的最大利益。

特殊教育學校智能障礙高中生體適能與工作體能之相關性

為了解決long-term care facil的問題,作者鄭曉倩 這樣論述:

智能障礙者從事的職業,以體力性工作為主,因此,工作體能是影響智能障礙者就業的一個重要因素。但智能障礙高中生的體適能表現如何,運動訓練可否促進其體適能和工作體能,以及體適能與工作體能間的相關性則尚未有研究討論。因此,本論文分三部分探討此議題。 第一部分以回溯性次級分析探討智能障礙高中生的體適能表現,包括身體質量指數、坐姿體前彎、仰臥起坐和立定跳遠分別評估身體組成、柔軟度、腹肌肌耐力與下肢肌力。結果顯示智能障礙高中生與正常發展之同儕相比,除身體質量指數在正常範圍內之外,柔軟度、肌力與肌耐力均較同儕差。體適能的表現,在連續三年的長期追蹤則發現身體質量指數、下肢肌力與腹肌肌耐力都明顯隨年紀增加

,但只有腹肌肌耐力在性別及年級有交互作用,顯示腹肌肌耐力在男性明顯隨年級增加而提升; 以橫斷面的研究顯示女生除了柔軟度較男生為佳外,肌力與肌耐力均較男生差,且只有腹肌肌耐力隨年級增加而增加,且各項體適能項目均無性別與年級之交互作用。因此,本研究顯示智能障礙高中生之體適能明顯較同儕差,且高中三年期間體適能項目(除柔軟度外) 仍有增加的趨勢。 第二部分則以系統性回顧及統合分析,探討運動訓練對智能障礙青少年之競技性體適能的效果。在十個電子資料庫中搜尋適當之文獻,並以物理治療實證資料庫 (PEDro) 判定文獻之研究品質。並根據評估項目不同,選取符合條件之十八篇文獻進行系統性回顧,其中十四篇文章

進行統合分析。根據分析之評估項目不同,共進行九個統合分析。結果顯示多種不同的運動訓練可顯著改善除平衡外之競技性體適能。唯納入分析之文獻少,平均研究品質為中等,且女性個案較少,因此須小心引用。 過去研究顯示以漸進式阻力訓練可增進工作表現,但尚未探討包含多面向的循環式運動訓練 (circuit training) 對工作體能的效果,因此,第三部分探討包含上下肢肌力訓練、柔軟度與有氧耐力訓練的循環式運動訓練,對工作體能的效果,並探討體適能與工作體能的相關性。結果顯示每周一次,每次40-50 分鐘,共八周的循環式運動訓練可提升69% 的工作體能項目之表現,且立定跳遠和仰臥起坐(代表下肢肌力與腹肌

肌耐力),在運動訓練前後均和76.7% 的工作體能項目呈現中度相關。因此,循環式運動訓練也應包含下半身肌力與肌耐力訓練。此外,本研究也顯示身體質量組成和蹲、跪、及彎腰姿勢之維持有關,且柔軟度未和任何工作體能項目有關。因此,循環式運動訓練納入智能障礙高中生體育課程的一環,冀能改善工作體能,盼能有助於提升工作表現。